
农历七月七日(8月1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该节日并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有不少人认为 "七夕"是中国"情人"节, 但有民俗专家据历史渊源指是古代已婚男女对坚贞爱情的向往,有小说家则认为是记念夫妇的中国"爱情"节,亦有牧者呼吁基督徒借此节日重新思念上帝设立婚姻的意义。
"七夕"是夫妇忠贞爱情优美传统
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王菊娥指,七夕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所积淀的产物,起源于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
"父母早逝的牛郎常受兄嫂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织女是天上一位聪明美丽的仙女。有天老牛给牛郎献计怎样娶织女为妻子,当织女与众仙女在银河淋浴取去其衣裳,织女遂不得重返天宫并与牛郎结为夫妻生有一儿一女,过著自耕自织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有感两人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该日人间的喜鹊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王菊娥认为,牛郎织女故事有著其文化内涵,是对传统的男耕女织及劳动人民对男女坚贞爱情的祈祝和向往,特别是通过该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体现出人民追求完美爱情的精神寄托。
"七夕"是中国"爱情"节
以古代民间传说为题材撰写小说的基督徒作家祝剑表示,七夕节是以爱情为主题表达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因此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应该称它为中国"爱情"节。
祝剑又指,造物主上帝创造人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形象在人的里面放入神圣的品性,"爱是其中最本质的一种,而且上帝也为人类设立婚姻,吩咐二人要成为一体。这是上帝赐予人的宝贵祝福,所以人性的最深处有抹不去对爱和家庭幸福的渴望。"
祝剑相信,婚姻不是一个因喜好而结合或互惠互利的约定,而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盟约,无论是遭遇患难、疾病、困苦,彼此都当不离不弃。"这就是上帝向著人的爱即使遭遇人类的背叛却依然没有放弃的爱。当我们认识上帝爱的时候,在上帝的爱里面人和人彼此就能建立真正稳固和幸福的婚姻。"
耶稣是新郎信徒是新妇
台湾"iM行动教会"主任牧师松慕强在出席为年青人而设的七夕节聚会亦表示,七夕对夫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上帝藉著创世记2章18节传递"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的教导。
他指,婚姻是"盟约"的关系,不仅与另一半立下"一生一世"的婚约,更是与上帝的约,"耶稣是新郎,我们都是祂的新妇。"爱是基督徒要用一生学习的功课,而爱的源头就是上帝,在节日里除了享受过节的浪漫气氛之外,更要思考爱的真谛,把这份真爱不断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