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福音派学者警告西方基督徒:不能继续对伊斯兰国掉以轻心

(图:基督邮报/ROD ANDERSON)
(图:基督邮报/ROD ANDERSON)

恐布组织伊斯兰国(ISIS)已造成全球威胁。福音派作家和自由大学前副校长约翰涅·摩尔(Johnnie Moore)在其即将出版的新书中披露,西方基督徒对伊斯兰国对中东基督徒所造成伤害不够重视,甚至有人该组织的活动深表"同情"。

摩尔本周一对向媒体透露,西方基督徒没有更多支持东方基督徒的原因,不是他们不关心局势的发展,而是他们"选择不关心"。

据报,摩尔去年10月曾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地区,搜集IS从去年夏季侵占叙利亚和伊拉克大部分地区以来如何野蛮对待基督徒的第一手资料,催逼他撰写了《无畏伊斯兰国》(Defying ISIS)这本新书,让西方人充分了解到伊斯兰国的崛起对该地区基督教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他强调这是"千年一遇的危机",曾经在中东繁荣了两千多年的古老基督教群体正在走向灭绝,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敏锐的西方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眼皮底下。他说:"我们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就要对此负责。"

这本书上周五发行了电子版,摩尔在书中解释说,伊斯兰国恣意妄为屠杀该地的基督徒,破坏当地的基督教圣地,极端的意识形态已经导致了大规模屠杀、猖獗强奸和斩首基督徒、雅滋迪和其他宗教少数群体等行为。他又述叙了伊斯国对当地基督徒进行斩首、对孩子施极刑、无数的女性被掳掠为性奴等故事,突显这邪恶的组织对基督徒有系统性的致命伤害。

伊拉克曾是150多万名基督徒的家园,现在只有剩下10%的基督徒仍留在该地。而随着越来越多基督徒逃离当地,像曾是先知约拿和亚伯拉罕等《圣经》人物故乡的基督徒社区现已濒临消失,耶稣的母语阿拉姆语也遭遇类似窘境。

然而,摩尔批评西方基督徒忽略中东基督徒所面临的可怕状况,是因为媒体早已淡化该团体对基督教的威胁。早在各方报道利比里亚21名科普特基督徒被斩首前,这种威胁至少从2003年开始已一直存在,而且威胁从去年夏天以来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升级。

他又把部分责任归咎到一些西方教会领袖身上,指责他们不经常强调ISIS对基督教未来的影响:"美国每个教会在每个星期天都需要为这个情况祷告,并且让教会会众知道这件事情。"他敦促国内基督教会领袖都应开口讲述中东受迫害情况。

摩尔警告说,如果不采取行动阻止IS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攻势,该组织的威胁最终会到达美国本土。他提到有证据表明ISIS的思想已为美国很多群体所接受,正如在书中他提及的一个观点,就是ISIS或ISIS同情者已通过很多方式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工作,他们虽不致于与该组织同流合污,但却对该组织的活动赋予怜悯之情。

据一项针对阿拉伯语推特的研究发现,在美国有五分之一的阿拉伯语推特提到ISIS并支持他们。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