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教会来说,现在是什么样的时刻?当前中国教会最重要的现象与趋势是什么?而接下来的十年又是怎样的时期?
在最近一期网络基督徒使团所出版的《教会》杂志中,该杂志的同工们经过观察与分析后指出,中国教会在神学思想与教会实践方面正在经历著根本性的改组,同时又面临与中国社会、全球基督教、西方和后现代文化的碰撞。可以说,中国教会正在迎来"改革开放"的一个时代。
题为《『教会』杂志的工作和期待》的文章中,同工们首先分析了《教会》杂志所面临的整体的一个中国教会的背景。
《教会》杂志的编辑与同工们说到,"《教会》的观察是:以2005 年7 月7 日蔡卓华『非法经营罪』一案开庭为起点, 以2008 年6 月12 日成都『筑山上之城』论坛召开以及12 月8 日《旧金山共识》发表为重要标志,中国教会在神学理念和教会实践上已经开始了一个根本性的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下面十年将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城市教会已经崛起,正试图重新融入中国社会和全球基督教;教会传统受到根本挑战,面临失范与重构;西方和后现代文化正在整体性地影响和塑造新一代中国基督徒。这是一场中国教会的『改革开放』。"
而这样的背景呼唤著"教会公共媒体与专业机构的出现和成熟",《教会》杂志分析说:"今天,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强调文化使命;即使不考虑这一点,基督徒人数的持续增长,也必然引发教会的社会性生存问题。教会与主流社会相遇,作盐作光,见证基督,首先,至少是同时要解决的问题,是众教会间彼此社会性关系的建造。"
《教会》杂志以传统作坊型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为比喻,指出中国教会首先要解决自身经营、管理模式的正规化才可进一步影响社会。"中国教会要寻求和建立外部的社会性分身地位,就要关注教会内部的社会性成长,即教会内公共生活领域的建造。后者的体现之一,就是教会公共媒体与专业机构的出现与成熟。"
在中国教会"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教会生活根基与资源储备都是极其需要的,但目前还是非常缺乏。《教会》杂志同样面临缺乏原创稿件、教会讯息、人力资源和金钱奉献的情况,可是同工们一致承诺,仍旧愿意持守这样的前瞻性,主要关注"分辨与持守核心真理"以及"探讨教会的社会性成长道路"这两个对于中国教会发展重要的议题,并期待在教会内部牧养与建造、教会间关系建造以及教会与社会关系的建造这三个议题上发出信仰的声音。
事实上,《教会》杂志只是回应中国教会发展而建立的众多机构之一。目前在中国教会经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中,需要更多弟兄姐妹一同来回应呼召,建立与培育成熟的教会共同媒体与专业机构,为中国教会的未来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