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性别文化风潮吹袭香港,信仰群体如何智慧回应?中国神学研究院杨思言博士近日在"当代青少年性别身份议题"研讨会,呼吁教会从根本出发了解当事人的伤痛与经历,帮助受伤者走向康复和释放。
中国神学研究院神学科助理教授杨思言以"反思基督教的人观和罪观"为题,面对青少年性别身分的议题。在当代性别身份议题影响下,重新反思教会传统对性与性别的观念。
杨思言提到,教会传统对罪的理解只考虑人的行为对错,在面对性与性别议题时,这样的传统观念已无法充分回应现代人的处境。
她强调,罪是人的本性中的空虚和破碎,在面对性别的议题时,教会应从根本出发,了解伤痛与经历,帮助受伤者走向康复和释放。
杨思言表示,教会需要重新调整宣讲和教导,尊重神的创造、尊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份价值,以新的神学视角思考性别身份议题,并且与受伤者同行,协助他/她们在上帝的接纳和爱中,从伤痛中得到释放和疗愈。
该次研讨会于5月6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主题为"当代青少年性别身份议题",共有四个讲座,分别从法律、文化、牧养、神学角度分析,对象:教牧、教育工作者、认识有关议题人士。
杨思言博士为讲座四,题目是"神学:面对青少年性别身份的议题,反思基督教的人观和罪观";其他讲员包括:关启文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教授)、郑安然先生(香港性文化学会事工总监、性教育工作者)、姜雁慈女士(新造的人协会总干事、资深社工)。
合办单位: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香港性文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