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化正是世界各国面对的问题,在日本愈来愈多长者孤单一人离世令人悲叹,但不论长者或逝者亲人都感寂寞。已故著名布道家葛培理曾鼓励哀伤者因著在主里面的盼望来克服寂寞感。
"寂寞死亡"都市文明的悲剧
近年在日本出现了"寂寞死亡"的社会现象,意思是独居老人临终前的几小时、几日甚至几个星期都是孤单一个人。
基督教殡仪服务机构爱百合牧养总监吴思源在报刊发文,慨叹现今世界人情淡薄,以往老人患病都会有家人照顾陪伴他们至临终,但近二三十年单身人士剧增,加上无人照料,生病也是一个人面对。
他又指,"寂寞死亡"的老人生前遇到甚么事发生了甚么问题,竟要待殡仪师在替他们清理现场和遗物时,才从中发现他们临死前的生活状况,由此推断到他们生前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因此,日本出现了为孤独长者清理遗物的服务,长者也先为自己的死亡作好准备,例如器官及遗体捐赠、财产分配、遗物处理,以至丧葬的生前规划等,他们亦在心理上作好准备或预早规划晚年生活,以致自己安心纵使一个人离开世界也感轻松自在。
不过,吴思源直言,这却反映了现代大都市文明的悲剧。
葛培理祝福离世者亲人
虽然大多数长者独自面对死亡,但亦有长者临终时遗下孤孀,因而产生另一问题,就是那些遗孀如何独自面对在世的生活,这是另一种的寂寞。
曾有终日思念离世丈夫的妻子表示,感到很寂寞渴望快到天堂与丈夫团聚,在终日受情绪困扰而向著名布道家葛培理求助。
葛培理在回复该女士表示,向往天堂并非错事,因基督徒清楚知道天堂才是我们最终的家是会期待的,正如使徒保罗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23)。
不过,葛培理认为,上帝亦希望信徒珍惜在地上的机遇和继续承担责任,祂要我们仍留世上是有理由的,只要祂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应该继续以忠心服侍祂为生存的目标。同样,使徒保罗渴望天堂的生活,但他也知道上帝仍然需要他为主作工,因此保罗说:"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 甚么。"(腓立比书1:22)。
葛培理鼓励该妻子,"每天花点时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天堂的盼望,感谢耶稣基督为我们所做的。藉著祂的死和复活抹去了罪对我们的控告,征服了罪、死亡与地狱。"
他以耶稣的话指:"因为我活著,你们也要活著"(约翰福音14:19),并勉励说:"感谢上帝,有一天妳所有的负担都将过去,妳会与基督同在直到永远。到那时,我们所有的伤心和痛苦将会结束,我们将与去世的亲人在天堂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