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流敵對聖誕節 葛福臨籲信徒勿失盼望

graham-library-xmas
graham-library-xmas

聖誕節是慶祝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美國世俗的文化潮流近年來卻越來越抗拒聖誕節的宗教意義,比如商户特意把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改成假期快樂(Happy Holiday),還有在公眾場所禁播聖誕節的聖詩,不許擺放聖誕節的特別裝飾等等。在基督徒默想耶穌基督的降生的降臨期間,葛福臨牧師特別發文,解讀這種文化潮流現象,並呼籲信徒不要失去在基督裡的盼望。

葛福臨牧師描述,過去幾十年親歷美國整個國家越來越敵視聖誕節的神聖意義,甚至引發了一場針對聖誕節的戰爭。無論是商店,學校或團體都紛紛找出各種新的原因來把聖誕節與其宗教關聯分割,試圖剝奪聖誕節的神聖和歷史意義。基督教的聖歌,禱文以至與耶穌基督有關聯的東西都被刪除掉或減少。他也舉出了幾個明顯的例子:明尼蘇達州拉姆西縣的法院禁止紅色的一品紅,因為有人認為他們是「基督教的象徵」;匹茲堡市將聖誕節假期改名為「閃亮的一天」;佐治亞州的奧古斯塔一政府經營的退伍軍人醫院禁止在公眾場所播放宗教聖誕歌。

葛福臨牧師説,這些不應該讓基督徒感到驚訝,「因為追根到底,人們對聖誕節的敵對並不是關於聖誕節本身,人們所敵對的是神的兒子。敵對聖誕節的,就是敵對基督與他的跟隨者。這時代的文化最恨惡的就是基督的宣言:『耶穌説、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

葛福臨牧師繼續以兩千多年前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走出永恆成為了肉身、踏入伯利恆那冰冷的馬槽的那天晚上天使的宣告來勉勵信徒:「那天使對他們説、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衞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0-11)

他指出,耶穌的誕生即第一次降臨,是一個奇蹟和醫治的時間,也是在罪人的手中受苦受難的時間。耶穌最後被出賣、蔑視、毆打和釘在十字架上。可是他強調,當基督再來即第二次降臨,這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體驗--基督將帶著不減的權柄和榮耀,成為一位凱旋的君王,將把撒旦和非信徒投在永恆的火湖裡,最終並要恢復他的國度,建立新天新地。

而在基督的第一次降臨和第二次再臨之間的時間,聖經稱為「末日」,葛福臨牧師説現在就是這個時刻。若基督徒看到這時代的驕傲、暴力、背叛和無情,都不應足以為奇,反而應該專心的默想主耶穌基督誕生的奇妙。

他説,聖經裡所講的『世界』是指那為了反對基督的統治而建立的世界體系。因此,對於不信的世界來説,耶穌基督的名是一個極大的罪,提到他的出生、死亡和復活更加是一種羞辱。

葛福臨牧師再説,直到耶穌基督的榮耀再來,我們的文化對福音的無動於衷和冷酷的態度是預料之內的事。雖然我們未來所要面對的迫害比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還算少,但絕對不能以為不會加增。

最重要的是,葛福臨牧師説,要記住「針對聖誕節的戰爭,針對基督的戰爭,是註定要失敗的。基督第一次來的時候,已把我們從罪中拯救出來。他第二次來的時候,必按著他的義來建立他永恆的國度。」

最後葛福臨牧師説:「所以今年聖誕節,如果你看到反對派的陣營,不要再擔心。總要讚美神説,祂兩千多年前來到地球為了執行一個拯救的任務,祂已經拯救你了。」

  •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Wikipedia)聯合創始人、哲學博士拉裡·桑格(Larry Sanger)上週(2月5日)在個人博客上透露,他已經成為基督徒——並且附帶一篇長達40頁的見證「論文」,講述了他從懷疑主義走向基督信仰的旅程。

  •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2月8日在香港舉行 ,其中播放了「輪椅上的畫家」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經歷的錄像,強調讓神的剛強代替她的軟弱。

  • 尼克·胡哲將在NRB大會舉辦「NickV內圈聚會」 分享傳福音與AI應用

    2025年NRB(國際基督教媒體大會)期間,全球知名佈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將舉辦「Nick V內圈聚會」(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與會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過6700萬人傳福音的經歷,並探討人工智能(AI)如何幫助基督徒更廣泛地傳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