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至642年期間,阿拉伯穆斯林征服了埃及。969年,什葉派法蒂瑪(Ismaili Fatimid)王朝的統治者在開羅建立了愛資哈爾大學(Al-Azhar University),從那時起直到今天,這所大學一直是伊斯蘭世界中最有影響力的大學之一。有一種説法是: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心臟」,而埃及始終是伊斯蘭教的「腦袋」。十二世紀,薩拉丁(Saladin)領導的遜尼派穆斯林控制了埃及,從那時起,遜尼派開始統治這個古老的國家。今天,先進的學術知識仍然是埃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200年代,土耳其人利用奴隸士兵(又稱馬穆魯克人,Mameluke),征服了埃及、巴勒斯坦和敍利亞。1517年,奧圖曼土耳其穆斯林擊敗了阿拉伯人,從那時起直到1882年,除了法國將軍拿破侖短暫控制過埃及之外,土耳其人一直統治著埃及。1882年,英國遠徵軍粉碎了一次針對奧圖曼統治者的起義,隨後開始佔領埃及,並將埃及併入大英帝國的版圖。面對埃及人不斷增長的民族主義情緒,英國於1922年允許埃及獨立,富阿德一世(Fuad I)成為埃及國王。雖然埃及獨立,英國的影響力仍然控制著埃及的政治生活、經濟財政、行政管理和政府改革。此外,英國還控制著1869年建成的蘇伊士運河。
禱告:
「伊斯蘭教是出路」口號,在鼓吹成立一個更伊斯蘭化的國家,作為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方法。然而,恐怖的行徑,暗中破壞經濟的活動,偏狹的思想,這些極端的表現令伊斯蘭教自貶身份,請為更多的人願意考究福音的宣告及其先祖的信仰禱告。
默想:
怒氣管理--心懷不平 haron (二) 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37:8〉 它立即擁有兩個含意,第一個是對這問題的回答:我們為什麼不該對惡人的成心懷不平?當惡人似乎逍遙法外時,我們為何不該生氣?詩篇作者説:「當邪惡似乎得勝時,你當然會覺得義忿填膺。可是這並不是haron的意思,你不該做的,是陷入他們的做事方式的嫉妒試探中。不要讓這種氣忿激動你説:『如果他們可以做,我為什麼不可以做?』不要讓你的忿怒使你懷疑神的公平。邪惡不會得勝的,神一定會讓它那樣的。」 第二點比較接近重點,當我讓我的情緒激動我,對惡人的榮華富貴產生嫉妒不滿時,其實我就在懷疑神的慈愛。如果因為我沒得到他們享有的東西就生氣的話,其實我是在對神説:「禰應該把我照顧得更好一點,因為我跟隨禰,就該得到更多東西。他們憑什麼得到那麼多好處?」現在你明白詩篇作者為什麼説,心懷不平是惡事了吧!一旦你讓這種怒氣進入你的思想,你就在否認神的良善與公平。 下次你看到成
寫在惡人的財物上時,好好地審查你的內心吧!你發現什麼?嫉妒、生氣、還是難過的憐憫?想像一下當一個人認為他的保障,是從他的財物得來時,那是多悲慘的事啊?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