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领袖:香港需要公义、饶恕及和平的福音

HK
HK

香港浸信会资深牧师、建道神学院院长蔡少琪撰文,指出香港政局张力的核心背后,是对中国的左倾路线及全方位的权威有极大的忧虑,认为香港此刻需要美好的愿景,走出困局。

在仇恨和偏见的情绪下,香港需要降温和安静。他促教会领袖和信徒安静和祷告,作和平之子,并且传扬公义、饶恕及和平的福音。他表示香港需要有共同的愿景,无论是官方、议员、商家、专业人士和各阶层的市民都凭良心为香港、为下一代谋福利,为香港祝福。

他又吁不同政见的信徒敬畏上帝、彼此尊重:"教会是神的家和信徒的家,让不同岗位、不同政见、不同颜色的弟兄姊妹,我们都要彼此尊重,在爱心里祷告守望,在温柔里真诚分享,在不同里仍彼此切实相爱。我们纵有不同,但所有敬畏神、追求良善、不假冒为善的人,我们在主里是一家人。"

此外,浸信会联会的会长罗庆才牧师日前在官网发表文章,认为香港近月的政局持续恶化是由于政府危机处理失误。他呼吁教会担当守望者的角色,为黑暗中的香港带来曙光。

罗庆才表示,《逃犯条例》所触发的管治危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社会公众通过示威行为向政府发声,期望政府回应,但政府的态度傲慢,警方执法失误,使得政府与民众距离来越远,致使巿民在绝望下,上街游行、冲击立法会等演烈。"7.21"元朗西铁站发生的白衣人殴打民众事件,警方纵容涉案人士至今未给公众令人满意的交待。

他提到香港回归22年来,香港各种深层次的问题仍未解决,认为政府必须当机立断整顿问责制、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等,才能令香港走出困境。他促在位的官员运用自己影响力发出"良心的呼声"。

他又呼吁教会肩负起时代角色:"我呼吁众教会,除了传扬福音,领人归主外,也要担当守望者的角色,以圣经的真理,唤醒沉迷在俗世中的人,也必须运用力量,展现出秉公行义的气魄和勇气,为这个被黑暗笼罩的城市,带来曙光。"

他表示:"教会在艰难中更需要回应时代,服侍时代,不要躲避时代,反而坚持以善胜恶,坚持与信徒和市民同行,成为真正作光作盐的灯台。"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