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迁至落亚皆老街、至今已半百历史的九龙城浸信会向政府申请换地建新堂的计划拟造价十亿港元,引起部份会友的反对,亦引来传媒报导及信徒的热议。
九龙城浸信会拟以现时亚皆老街地段换取横头墈东利道一幅4万呎地皮,兴建一座楼高17层、25万平方呎的教堂建筑。当有有四个礼堂,分别可容纳3百人至4千人不等。此外亦有牧师宿舍、幼稚园、200个车位的停车场等。据城浸网站介绍,建堂构思早在1995年萌芽,2011年邀请四间建筑师参与新堂的设计比赛,2013年选定建筑模型方案及政府亦有正面的回应。2014年3月新堂模型完成并展放于大堂门口。
现时恒常参与崇拜人数约5千的城浸又解释,教会现址地方已不敷应用,除租用外展中心、香港培道小学及马头涌官小之外,亦于2010年起租用香港培道中学供青少年举行崇拜及成长班聚会,暂且舒缓挤逼情况,另一方面让成长班有空间发展增长。
城浸的黄嘉乐牧师在教会建堂宣传片中表示,城浸11月初获地政总署约见,今年内政府会批出换地条件,一旦在教会会友大会通过,便会开始著手筹款工程。而换地的申请亦会交行政会议审议。若果顺利,今年7、8月便可批出土地。
黄牧师透露教会工程组给出的估计,新堂建筑费约10亿左右,而他又说按教会的财务资料,建堂基金约二亿左右,而教会预算未来需筹款4至5亿元。他表示筹款不靠人力,而靠神的恩典完成,而人是在过程中经历神。
《明报》13日报导更指,内部有人更粗疏估计新教堂造价有可能达至20亿,而截至2月建堂基金仅有1.5亿元。而城浸执事会主席何镜炜亦向《明报》表示只会向会友筹款,又对筹款有信心,相信在神没有难成的事。
林培乔牧师亦在教会刊物中交待,建新堂的异象是为兴旺福音,培训门徒,将使命带到黄大仙区以至香港其他不同地区,并去到内地及其他地方。
而他坦言,换建新堂后教会运作开支诸如电费将以倍数增加,并将成为会友的挑战:"建堂正正挑战我们需要重组生活的优先次序,每个人要付出的数目真的不少!"他明言,即使对恒常有十一奉献的弟兄姊妹来说,建新堂代表著他们或需要百之之二十、三十地捐上。
他又指建堂需要更多有奉献心志的信徒愿意委身付代价,放下享受如减少旅行次数、买名牌、减省供楼或子女补习经费、腾出物业供款作献金等,认为如果有这心志的信徒,建堂一定可以成功。他又表示城浸领袖带头并作榜样。
《明报》报导指城浸有会友认为新堂造价太高,担心"沦为满足管理层虚荣心的面子工程",亦有人认为资金应用在扶贫或教育上。身为基督徒、同时是"平等分享行动"的发起人曾志浩(Benson Tang)在脸书上发表感想,认为"用天文数字扩堂"的行动是"升哂天、离晒地"(只在天上远离地上),盼望城浸到社区看看社会发生什么事。他的脸书引来不少信徒和网友热烈回应,且听听部份回响:
支持
"座野用左51年先起过新,咁仲想点?"
"如果你系呢间教会会友,你就会知道,平时聚会真系唔够地方用,绝对唔系为咗培灵会。评论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吗?"
"大佬呀,平时唔够地方聚,大家筹旗起个地方都要问过你咩?你放过我地啦!"
"城浸宜家唔够地方用,星期日要借中小学校址聚会,同埋佢哋最少唔系起演奏厅体育场地,建堂系睇有冇需要,而唔系一起就闹"
"我由细个就番城浸,已经番左廿几年,城浸已经系我第二个家,我地只系想建设我地嘅家,希望一家人唔需要再四散,寄人篱下,仲要挨贵租。宜家嘅香港人都系人人望上车,得鸡碎咁多嘅人工都死悭死抵,为嘅系一个安乐窝,难道大家都系好大喜功?我地得1.6亿要起10亿教会就系好大喜功?"
"咁样,大卫同所罗门用天文数字起圣殿去"荣耀"神,你系咪都应该带佢地走遍社区睇清楚发生咩事,唔好"离哂地"?"
「支持/反对也可以有无数理由, 其实从新闻报道看不到他们有/没有做社区服侍, 太早下结论了吧?
借用教宗的一句 Who am I to judge?」
反对
"究竟应该用10亿嚟令你喺培灵会坐得舒服啲?定系用10亿嚟令受苦嘅人生活得舒服啲? "
"当一个信仰需要依靠一座宏伟建筑物来维系,这教会本质已出现问题。"
"好想问九龙城浸信会一个问题: 究竟圣经之中嘅耶稣, 喺华丽圣殿讲道多? 还是喺矿野讲道多?"
"而家香港教会经营模式越来越似特区政府,重点放在大白象工程,好大喜功,忘却施比受更有福,帮助基层人士,香港现在大部份是法利赛人的教会,不是耶稣的教会"
"同区有间2楼教会,60几个会友聚会,传道人无钱请。但就有个干事一星期六日开功辅班,服侍紧几十个低收入基层家庭家庭。对我来说~这叫荣显上帝。"
"我老公话我知,佢个年代,教会系做咩既呢……传褔音,派奶粉和食物,个时佢首次接触耶稣,就系因为听过呢啲活动,没有美丽的环境,只有牧师或神父的笑容……当年耶稣都好帮助不同阶层既人……十亿?如能建堂又可帮助贫穷的人,才系合神既心意,延续佢既精神……"
中立
"我不认为用十亿重建一定有问题,一切在乎背后的理据和实际需要。地方不够用是重建的必要理由,但未必是充份理由。究竟是否能用其他方式解决,要教会内部详细讨论。至于十亿是否太贵,则涉及具体的设计和成本问题,也涉及对未来需要的估计。如果充份证明了确有需要,而亦在会众负担能力以内,便无问题。"
"唔够地方用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案,例如租地方,分堂聚会...,还要考虑整体教友的负担能力,事工发展的整体方向,财政运用等等方向。正如一个屋企唔够地方住,这是必要理由,但如果你人工根本无力买楼,咁你又如何强行供楼?咁如果你教会所有人都觉得实在有需要,又有能力,有配合到你教会事工的发展方向,咁事实上系可以去做!"
担心
"香港今时今日的生活指数,如果会友的扩堂奉献中途断供,那么教会将面对一个难以支付的工程费用~其实都难有信心!"
「教会用钱并没有错,凡是机构都会用钱。只是,这样用是合神心意的吗?若否,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绊倒人的,又如何教人不要绊倒人?被绊倒的,又当如何看待?
建议
" 十亿的确有点贵,钱可以用得更好。地方不够用的话,可能是分堂的好时机。"
"十亿,每年4%投资计,可做一个基金,每年提供四千万作社会服务用途。每年四千万即系几多?足够全港各区每区每月搞一个大规模的平分,再加其他津贴援助。香港灭贫,由教会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