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美國愛家協會之「親密之旅」課程引入中國的是北京心景視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其總經理、中國社工協會婚姻家庭委員會常務理事吳新萍女士近日向「親密之旅」的大家庭及廣大朋友們介紹2011年「親密之旅」事工的部分計畫。
吳新萍女士表示,新年第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是要推動各地的「第二家庭」開展起來。她説:「若只是兩天的培訓,之後沒有跟進,那種感覺,像是生了一個孩子,就扔給他一些乾饅頭。結果可想而知。又像從一堆燃燒的柴禾中抽出一根,放在一邊,要不了多久,就會熄滅。」
推動各地「第二家庭」是2011年的第一件大事。除此之外,吳女士表示還計畫推動親密之旅的企業模版、親子班,以及親密之旅與政府、社區合作。
今年培訓師晉級將暫時放緩速度,吳女士直言:「目前我們已有的18位培訓師,包括我自己在內,在親密之旅的課程上大都非常熟悉,但在培訓技能如何適應企業和商業化的培訓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她接著説:「我們計畫開設一些培訓技能訓練的課程,針對培訓師團隊,以及預備要做培訓師的實習培訓師。好像當兵打仗一樣,一定需要足夠的裝備和訓練,才能穩操勝券。」
今年的第一個月中,「親密之旅」的「第二家庭」在珠海、蘇州、廣州及深圳等地再次相聚。而鎮江、寧波這些中等城市也開始引進「親密之旅」活動。親密之旅傳播之廣實在令人興奮。吳新萍女士感慨「親密之旅」正日漸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深刻地影響著越來越多人每日的生活、親密關係,乃至各樣的人際關係。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