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乡万才科技(中国)公司总裁林光信博士从科技、企业、到制琴;从寺庙理事长的父亲信奉的宗教改信基督教。经历人生70载,继续追寻人生梦。
自小逃离寺庙的宗教信基督教
生长于台中的林光信透露,虽然祖父、父亲都是寺庙理事长,但自小就想逃离这宗教。高中时期拿到同学给他的《圣经》经文心灵被触动。大学时期,在布道会上决志信耶稣并受洗,出国留学工作后常去教会。婚后受妻子影响,开始稳定聚会,信仰生命渐渐成长。
林光信被妻子张凤吟形容为是一个"阅读沉思型"的理性基督徒,喜欢阅读基督徒文学家路易斯等的书,在读《圣经》、释经上有大突破,看重自己对上帝的追求以及灵命的成长。
从科技、企业、到制琴
林光信本身从台大电机系毕业,留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电机硕士、电脑博士。在美国20年从事高科技行业,在中国大陆工作25年。
2002年任职大学同学温世仁开办的千乡万才科技公司,透过推出"千乡万才计划",以大陆甘肃黄羊川为范本,打算复制1千个乡、培养1万名人才,希望透过网路实现大陆西部与世界的接轨。计划包括以校领乡、电子商务、改善农牧、建网路城乡、促进散居到聚居、发展服务业、远端雇用和远端服务等。
可是遇到不少困难,林光信指,他和温世仁捐了很多电脑给西部贫穷地区的中小学,但有些学校根本没网路甚至没有电,有些学校缴不起电费、网路费,使电脑闲置。另外在学校旁边建立数位资讯中心,并通过当地政府支持建立真正的"网路新农村",也遇到许多阻碍。西部落后不是没有资源,而是缺少与整个经济体系对接。
退休后的林光信,以过往电机的知识、电脑及网络的服侍经验,无师自通用科技制小提琴,用《圣经》为琴命名,至今他已制作了40把小提琴,其中有20把用圣经20卷书来命名,他期望未来能完成66卷书为命名的66把小提琴,义卖小提琴作为事奉,亦助台湾音乐工作者能使用好琴来荣神益人。
选材制琴似上帝拣选人作器皿
林光信表示,他是将制琴与信仰结合,从基督徒信仰的角度分析,乐器的音色佳美与否,可以用《圣经》提到的圣灵果子的特质如:仁爱、喜乐、和平来形容,而在声音的本质方面,恩慈、良善、温柔可以用来形容音质,在力度方面,圣灵果子中的忍耐、信实、节制,能从音量的塑造上呈现出来。
正如人有魂一般,乐器也能够把魂灌入,而乐器的魂就表现在音色、音量和音质上。如何表现出乐器的魂,又与材料、制作以及测试等都密切相关。
林光信在小提琴的选材上亦很严格,他认为,如果不是良材,就宁可舍弃不用,免得浪费时间。然而上帝拣选人作器皿时,却对每种材料都有办法,真的是"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路加福音18:27)。
他的目标是完成66把小提琴,以《圣经》66卷经卷命名,为主传扬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