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門教著名歌手舉辦音樂節迫教派接受LGBT

摩門教流行歌手丹·雷諾茲(Dan Reynolds) 在音樂節舞台上
摩門教流行歌手丹·雷諾茲(Dan Reynolds) 在音樂節舞台上

當今最著名的摩門教流行樂隊「想像之龍」(Imagine Dragon)主唱丹·雷諾茲(Dan Reynolds)7月28日在猶他大學里斯-埃克爾斯體育場( Rice-Eccles Stadium)舉辦音樂節,以支持LGBT人羣,到場觀眾超過3萬人。

活動由雷諾茲在2017年創立的「LoveLoud基金會」舉辦,官網顯示該組織是為了「點燃對我們社區中無條件地愛,理解,接受和支持我們的LGBTQ 青年問題的對話。」今年「LoveLoud」已經為當地和美國的LGBT機構籌集了100多萬美金。

基金會執行董事洛瑞(Lance Lowry)説猶他州是一個「充滿藝術感的地方」,他從小生活的街上人人都唱歌、彈鋼琴或跳舞,猶他人非常喜歡「想像之龍」,他説,「我相信在猶他州想像之龍要比其他任何藝術家都更受歡迎。」

雷諾茲是當前摩門教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手之一,他在開始表演前幾小時告訴CNN旗下的「封面/台詞 」(COVER/LINE)新聞網,「自殺率飛速上升,焦慮和抑鬱癥率,尤其是在LGBTQ青少年中,正在飛速上升。這是一場危機,但人們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希望通過此次音樂節可以促使摩門教接受LGBT人羣。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即摩門教反對LGBT。該教會在2008年支持取消居民同性婚姻權利的加州8號提案;2015年公佈新教策,禁止同性伴侶的孩子在18歲之前接受祝福或洗禮,公開否認同性關係。

雷諾茲形容自己是一個「矛盾的摩門教徒」,試圖改變這個信仰的文化。 他宣稱正是自己的摩門教信仰促使他作為做一個直男反而支持LGBT人羣。他説:「我現在這樣做,正是因為我活在摩門教裏,我媽媽教我的是:永遠去愛。」

「LoveLoud」的音樂家包括曾在2014年接受《滾石》雜志(Rolling Stone)採訪的佐德(Zedd)、瑪麗•蘭伯特(Mary Lambert)和霓虹樹樂隊(Neon Trees)的主唱泰勒•格倫(Tyler Glenn)等。格倫從小是摩門教徒,也是同性戀者,他層在2016年發布挑釁性專輯《逐出教會》(Excommunication)來講述他與自己信仰的鬥爭。此次音樂會也是他第一次在猶他州首府鹽湖城演唱該專輯中的歌曲,並表示相信音樂的力量可以改變猶他州的人。

他説:「我認為音樂確實能改變人們的想法,而且摩門教徒特別喜歡音樂,我認為音樂是這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音樂節讚助方包括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猶他州Vivint Smart Home、Qualtrics和DOMO等大公司。猶他州州長一名共和黨的摩門教徒加裏·赫伯特(Gary Herbert)在當天宣佈其為「LoveLoud日」。猶他州LGBT資源中心董事會主席巴爾布·楊(Barb Young)和她的丈夫,摩門教徒橄欖球明星史蒂夫( Steve)共同介紹了出席音樂節的蘋果公司首席執行長庫克((Tim Cook)。

庫克是一個公開的同性戀者,出生在阿拉巴馬州一個保守的宗教社區。當日他穿著黑色LoveLoud t恤,白色紅色綠色的「平等」耐克鞋,還告訴LGBT青年們,他們是「一個給世界的禮物」,並宣稱「『正常』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詞了。」

猶他州副州長斯賓塞·考克斯(Spencer Cox)表示,他認為該州的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不論是好是壞,在我們的社會裏,搖滾明星都有一種超大的聲音。」

摩門教徒長期以來都是他們自己的流行明星的粉絲,不論是70年代的奧斯蒙德家族(the Osmonds),還是最近的一些摩門教搖滾明星和真人秀歌手。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是用自己的平台分享個人信仰,但「LoveLoud」的明星們則是在鼓動教會開放接受LGBT人羣。

「如果領導人不改變,教條不改變,人們需要改變,文化需要改變,」雷諾茲説。「我們正長大的這一代人對任何問題的答案都不以為然,但我們完全熱愛和接受LGBTQ的年輕人。」

和其他摩門教的活動一樣,「LoveLoud」組織者也計劃在猶他州以外的其他保守的宗教團體中傳播他們的理念,其執行董事洛瑞説:「我認為,我們的目標是把LoveLoud帶到任何地方,前途無量。」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