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金龄"探讨牧养 结合教会使命助圆人生梦想

1
1

面对教会人口呈现老龄化,香港差传事工联会与香港教会更新运动上周四(26日)在香港宣道会恩澳堂举行"金龄牧养研讨会",探讨金龄人士对教会挑战与契机,以及如何装备并动员他们成为天国的精兵,逾80教牧同工出席。

所谓"金龄人士"泛指50岁以上的人士,据早前公布的"2014香港教会普查"显示,45岁或以上的信徒约有14万7千,占整体教会人口比例47.3%,其中金龄信徒有12万2千,占整体教会人口超过1/3。

教新总干事胡志伟牧师指,仅仅让金龄信徒填满教会的事奉岗位的做法早已不时宜,提出要进一步帮助他们完成人生梦想,并与教会的使命结合。他引加拿大维真学院创院院长侯士庭(James M. Houston)与老年学专家帕尔克(Michael Parker)的观点,牧者不是向金龄信徒"提供服务",而是与他们一同服事与宣教。

他又指金龄信徒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拥有相当的教育水平、专业技能、经济能力和真实信仰经验,也愿意委身服事和跨代同行。因此教会牧者要改变固有的思维,帮助他们"再上路"。

金龄人士要寻找及完成生命梦想有四个元素,包括传承资产与价值、施予及培养下一代、整合生命与服事、发挥创意与贡献。教会可以装备他们成为义务牧者,或支援宣教士、机构义工或顾问、代祷勇士、人生教练与灵程导师等等,让他们成为教会宝贵而又庞大的人力资源。

位于土瓜湾的基督教灵光中文堂金龄信徒逾6成,其中50至65岁者占堂会人数42%。堂主任陈家良牧师表示对金龄信徒来说,第一步未必是参与长宣,而是短期的(半年、一至两年)配合其恩赐的短宣。他认为最重要是有明确目标,以及可配合他们恩赐的事奉,鼓励他们,他们就可以"去"。

以勒基金也制作了免费的"趁著白日作主工‧金龄宣教祈祷手册",为有意参与宣教的金龄信徒订立"差传七部曲",协助他们踏上差传旅程。这七部曲分别为祈祷、奉献与支援、学习与装备、动员、关爱、桥梁、短宣与长宣。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