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德宁牧师生于美国加州湾区,1962年当时16岁的他蒙恩信主。那一年,他感受到神对他强烈的呼召,他在异像中看到一个中国的农村,他明白神呼召他到中国宣教。
1969年四月,23岁的包德宁牧师来到香港开始服事,他用八个月的时间学习广东话并且开始了一个新的教会即后来的香港复兴教会。在香港牧养中国人,并做学生事工。当时中国还未改革开放,他们也透过祷告和禁食盼望有一天中国能够打开大门。
多年等待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直到1978年开放政策推动,包牧师成为最早被允许进入内地的外国人之一。终于能在大陆展开福音深耕与宣教的工作。刚踏进中国大陆的他选择了在农村落脚。
当时的农村人口比较多,信主比例约80%。随著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慢慢从郊区逐渐移往城市,所以宣教事工的重点也作出调整。近来城市信主的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福音在大陆各县市发展的情况无法一概而论,内陆和沿海、城市和乡村的福音状况差异都很大。沿海地区因观光及经济发展,福音接受度广;而内地或西部地区则因著复杂的民族与宗教性问题,福音传播受到限制。
虽然大陆很多人信主,但缺乏教导及属灵书籍。因此,他认为培训同工以及阅读属灵书籍是目前事工重点之一,让有侍奉异像的人就读圣经学院,植堂建立教会。
1988年以后,包牧师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教导内地家庭教会的领袖们,并为信徒提供圣经和教材。他常常见证内地的教会信徒的前辈和对神话语的渴慕。为服事中国人,他坚持以广东话讲道,现在他仍坚持每日学习中文。
除了在家庭教会服事,近年他还在三自教会讲道。包牧师和香港复兴教会也在东南亚、日 本、韩国、欧洲等许多国家服事。他的事工盼望透过服事华人来推动世界的宣教,他盼望看到不同民族的人都能够接受耶稣基督为个人生命的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