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林郑月娥10月10日发表施政报告,其中提及发展"明日大屿"计划,将人工岛连接新界、北大屿及港岛成本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以及兴建26至40万个住宅单位。
一直关注香港土地政策的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社会公义与民生关注委员会土地小组发起网上联署,"要求搁置东大屿人工岛计划,并以『先棕后绿蓝』发展土地"。
土地小组认为,发展土地应以土地公义为重要考虑因素,重申"土地是上主恩赐",人类有责任"好好管理上主所创造的大地,维护其上的生态文明",并指,人类只是托管者非拥有者,政府在经济发展亦要顾及生态公义,发展经济的同时需建立以"生态及人类共生并存可持续发展的共享社群"。
鉴于特首提出发展东大屿人工岛及多个近岸填海选项,土地小组基于四点表示反对。
首先,在缺乏数据及仍未分析收集得来的意见,填海政策已先出台实为不宜;其次是市民大众所认知与实际有相当距离;第三是大型填海根本未能短期解决"贵细挤";第四是填海计划造价既昂贵,又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可逆转违反永续发展原则,更要为"气候变化进一步恶化的负上责任,最终要付出的代价只会是得不偿失"。
有见及此,土地小组要求政府搁置东大屿人工岛计划,并以"先棕后绿蓝"原则优先推行其它更即时及可行的选项,如棕土、粉岭高尔夫球场、闲置土地、短期租约地、军营用地等;另外要重订房屋政策。
土地小组并且提出六项建议,包括"公私营市场区隔,停止出售公营及资助房屋"、"公私营房屋占地面积比例增至七对三成"、"增加私楼地积比例增加单位供应"、"推动合作社等社会房屋政策及推出只租限售的土地"、"设立空置税及资产增值税减少炒卖诱因",最后为"恢复租务管制政策"。
该发起团体将于10月24日或前收集签名,并将联署内容及名单交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