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巴黎的宗教

宣教日引 3月3日
法国人向希望离开法国的外国人提供免费回国服务,但接受这项服务的主要是欧洲移民,这导致法国的欧洲移民越来越少,而穆斯林移民越来越多。今天,法国人已经与那些不同宗教、习俗和语言的外来者紧密地"粘合"在一起。根据《普世宣教手册》的介绍,目前穆斯林已经占法国总人口的大约10%。《脉搏》杂志1996年的一篇文章说:1976年,法国只有十二所清真寺和礼拜堂,二十年后,法国已经有一千多所清真寺。来自越南和柬埔寨的佛教徒移民具有创业精神与职业技能,更受法国人的欢迎。与佛教徒不同的是,许多北非穆斯林属于草根阶层,社会地位较低,居住在郊区年久失修的房子中,抱怨自己受到歧视。法国的穆斯林,甚至是父辈已经在巴黎生活了几代的穆斯林,也不愿意与法国社会融合,而是保持分离。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在今天的巴黎,有两个不同的群体,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群体是穆斯林,他们将伊斯兰教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另一个群体是纯正的法国人,他们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狂热地保持世俗思想。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罗马天主教的教士被排挤到社会边缘,有些人甚至被杀害。今天,在大部分法国人中间,特别在巴黎的知识份子中间,世俗思想变得更加流行。2010年10月《卫报》发表了法国女作者洁西嘉‧里德(Jessica Reed)的一篇文章,她说目前法国的趋势,是人们既不接受洗礼,也不去主日学校。她说,这种现象不仅是法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法国人精神的一部分。洗礼只是少数基督教家庭还举行的仪式。既然大部分法国人已经不再相信这些仪式,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参加呢?

默想:
崇尚荣誉--可耻的 epaischunthe (一) 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路9:26〉 我们读到这些字时,会立刻喊出:"我绝不会把主耶稣当做可耻的。"我们认为主耶稣心中想的,是羞辱祂的那些行为,比如:否认祂是神的儿子。我们清楚晓得被羞辱是什么滋味,我们当中可能没有一人没受到过被人藐视的毒蛇咬伤。可是主耶稣在这里想的,比现今心理学对自我尊敬的说法可多得多,在古老世界,荣誉与羞耻感携带的份量,比现今我们想的这两种美德重得多。羞耻心也是一种美德,请思考一下此事。希腊原文是epaischunthe,在古老世界,羞耻感是让社会安定的一个必要成份,事实上没有羞耻心的人被认为是危险人物,因为他们完全不顾大众舆论。我们当中惟有那些有羞耻心健全的人,才会采取正面方法来取得荣誉。可惜,那些采取"我不在乎"的态度者,现今比比皆是。在一个缺乏公众舆论制裁的社会,民众很快就学到法律根本不存在。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