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公视7月上映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发社会对教育和亲子关系热烈讨论及回响。该剧导演陈慧翎及电影编导岳清清分别从教育与基督教角度探讨。
同名小说改编 挑战教育体制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自作家吴晓乐同名小说,共有五个单元剧。七月初第一单元"妈妈的遥控器"与第二单元"猫的孩子"播出后引起热烈讨论。
本为家教老师的吴晓乐四年前推出第一本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将她在担任家教期间亲眼目睹各种因升学主义而扭曲的亲子关系写成九篇故事,书籍出版后引起家长与孩子的两极化反应,各有批评、反对、认同与支持。
去年台湾公共电视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为国内少见的独立影集,共分为五个篇章,以微科幻拍摄手法反映在追求成功的社会、分数的教育体制下,亲子教养所遇到的困境与问题,并于7月 7日首播,其超写实的剧情不仅再度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并将与全球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同步播出,成为今年台湾最重要的电视剧。
导演:孩子成就才是父母的快乐?
媒体工作者曹竣玮在介绍该剧指,"信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因为教育体制下考试与分数的绑架失去许多探索自我的机会,直到有一天自己长大或成为自己孩子的父母后,却发现自己从没选择过自己想走什么路、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是继续将自己的遗憾寄托在下一代中,变成了一种循环。"
至于观众亦多有身同感受,有网民看后发言指,该剧是"剖开社会寻找病灶,虽然我的家长没有像戏里那样偏激,但自己仍是被升学制度压制在地换取某种东西,成为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人质。"
身为母亲、该剧导演陈慧翎则表示,"读了吴晓乐的原著,对于书中描绘追求分数与成功的变态社会所产生的扭曲亲子关系感到震撼。"她期望透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能够深入探讨复杂性与黑暗面,让观众透过五篇有血有肉的故事来反思。
陈慧翎更指,原著把5个妈妈、5个孩子、5个不同的面向很清楚的针针见血的写了出来,"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好好念书以后找到好工作,这是生命的重点吗?你希望孩子快乐,还是孩子的成就让你快乐?孩子不是你的,不是你想要他做什么他就一定要做什么。"
释放压力 上帝的爱医治伤痛
本身亦是母亲的基督徒编导岳清清从基督教信仰看,为人父母最主要的责任是把孩子管理、教导、保护,而不是任意去控制主宰他们的生命。并且遵循圣经原则去教养孩子,就如诗篇127篇3节:"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
她从剧中"情绪管理"一集提醒父母,圣经也教导我们"父母不要惹儿女的气"。有些父母长期处在紧绷压力的状况下,当孩子没有满足心中的期待时就容易把压力愤怒宣泄在孩子身上,甚至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举止。孩子长大在社会面对人际关系容易变得偏激,将过去曾经被伤害的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她鼓励无论父母与子女都需学习释放压力,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从原生家庭带来的恐惧和伤害,并且在上帝的爱中经历医治、释放与恢复。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On Children)改编自作家吴晓乐同名小说,并从中挑选五篇改编为五个独立的故事,分别是"必须过动"、"孔雀"、"猫的孩子"、"妈妈的遥控器"、"茉莉的最后一天",每个单元两集全长共十集,2018年7月7日晚上九点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