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系访问在大学区附近一千多名居民,研究多少人在压力下会失去平衡甚至有精神及心理健度出现问题。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五分之一患有心理疾病,所谓"心理疾病"包括:不断吸烟、泛发性的焦虑症、不断喝酒、恐惧症、慢性忧郁症、严重性忧郁症、反社会人格障碍、赌瘾成性、以赌去麻醉自己、强迫性行为,及丧亲情失忠义等 。
信仰是病人康复其中支柱
精神科医生赵珮瑜早于研究调查之时﹐已从其病人个案中发现,信仰是病人康复的其中一个支柱。
赵珮瑜指,"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病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实是一样的,但基督徒心中却多了一份信心,深信自己始终走得过,因他们知道神常常在他身边自己不是孤单一个去面对。"
上帝藉大能使疗程大有功效
她又指,"在日常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发觉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人配合以及其他支援以外,个人信仰也会为病者带来很大的帮助;我有些病人在将自己的情况跟教会中的弟兄姊妹分享后,回来覆诊时会变得很开心,只因有人为他们祷告,病者得到很多力量以面对治疗。"
赵珮瑜觉得,人病接受药物或手术等治疗是理所当然的,但不能忽略上帝在当中的工作,上帝能够藉著莫大的能力叫疗程变得大有功效,超过所想所求。"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凭著信靠上帝可以在困难中勇往直前,走出情绪幽谷重新享受美好人生。"
基督徒患忧郁症
至于有人疑问基督徒会患忧郁症?赵珮瑜表示,忧郁症的成因有时是出于脑部物质传递失调,透过药物可令脑部物质回复正常状态;有时是出于压力、心理状态等因素,乃属身体的疾病,在抱病时需要正视和接受治疗,所以基督徒一样有可能患上忧郁症或其他情绪病,正如基督徒也有可能患上感冒一样。
她分享:"我认识一位基督徒姊妹,因罹患忧郁而变得情绪低落,那一刻她很自责,接受不到自己得了情绪病,也不明白何以自己会对教会的事奉和日常的工作提不起劲,甚至怀疑自己与神疏远了,但伴随病情好转力量便回来了,她又开始对平时热衷之事孜孜不倦。此事于我是深刻的,基督徒有时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感受而怀疑自己与上帝疏远了,但其实上帝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感受不到而已!"
最后,赵珮瑜表示,当基督徒患上情绪病,其所感受到的痛苦基本上与非基督徒无异,"不过成熟的基督徒会懂得信靠,在祷告中让神成为自己生命的支柱,从而面对困难,却不会靠自己去面对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