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屋崙」發生暴力衝突 美國牧者反思意義

「佔領」運動在三藩市灣區一帶近日來到高峯期,昨日(3日)「佔領屋崙」的示威者遭警察用催泪彈驅散,並有示威者破壞建築物及縱火。美國牧者對近兩個月來的佔領運動的意見各異。

昨日發生事故的屋崙(奧克蘭/Oakland)屬於灣區第三大城市。警方官員表示,幾十名示威者被逮捕,但警方沒有提供具體人數。一些示威者受傷被送往醫院。視頻顯示一名示威者在朝警察跑去的時候被一個飛來的物體擊中倒地。

屋崙的示威民眾聲稱,暴力活動是由外來搗亂者引起了,並擬寫一份正式聲明撇清「佔領」運動與那些暴力活動有任何關連。暴力發生的前一天,有多達7千人參加示威迫使屋崙港臨時關閉。除了屋崙之外,「佔領」運動波及到三藩市及聖荷西。

美國的信仰羣體一直關注「佔領」運動,有牧者指摘貪婪、資本主義及經濟不平等,一些基督徒則思考耶穌本人會否「佔領」華爾街。

有報導指,上月24日灣區有些美國基督教牧師參與了「佔領」運動。一位女牧師傑斯在三藩市發表説:「我把佔領行動看成是窮人的運動,他們是按照馬丁路德‧金的傳統在進行。」

據《基督教郵報》報導,「旅居者」(Sojourners)事工的吉姆.沃利斯(Jim Wallis)牧師上月曾在《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撰文支持示威者。沃利斯承認不完全認識示威者,但他指出示威者與基督徒在目標上有類似。基督徒希望按耶穌教導推動社會改革:與貧者同在者,即與基督同在。與飢餓者同在者,即與基督同在。與失業露宿者同在者,即與基督同在。當人們致力和平、非暴力、愛護鄰舍時,他們就是效法耶穌。

TheBlaze.com等保守派博客則指責沃利斯曲解聖經。該博客的威廉.哈洛偉爾(Billy Hallowell)表示,政府的行為應合乎聖經的教誨,但同時聖經也談及個人責任及負面決定的影響。

哈洛偉爾説:「現在的問題不單純與窮人有關,而是關乎商界及政府就社會及政治問題應負多少責任。沃利斯的文章完全沒提及這爭議的另一面——即探討個人對借貸及消費行為的決定與義務。」

哈洛偉爾認為,現今經濟狀況的錯誤不單涉及示威者痛恨銀行和大企業領取政府救濟的同時又裁減職員,還關乎人們貸款後失業而致未能還款。因此,他認為假設「耶穌必會反對大銀行」這並不正確。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