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稣基督复活给予世人盼望,在纷扰的香港社会,基督徒该以什么标准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怎样用上帝的眼光去生活,以基督赋予的智慧跟对立的人相处?前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院长卢龙光牧师,在出席2月18至21日神学思路主办的培灵会,以"上帝的愚拙与智慧"为题探讨。
族群分裂 传上帝与人和好的福音
卢龙光指出在保罗书信,尤其在哥林多书信讲述了教会的分裂和对抗,例如可否吃拜偶像之物;而耶稣的跟随者里也包括有钱人,如果信徒认为教会只可与穷人站在同一阵线,跟有钱人对抗是错误的思想。
在使徒保罗时代,他打破阶层、地域、民族的限制,将只属于犹太人的信仰转化为普世的信仰。卢龙光表示,保罗却被人否定、追杀,甚至质疑他的"使徒"身分,但他仍要回到危险的耶路撒冷,为了向犹太人还属灵的债,他在罗马书、加拉太书、哥林多书常提及"劝人与上帝相和好"的福音。
没权批评和判断 背十架跟从耶稣
在现今世界,基督徒总盼望看到超自然的神迹,好像早期的基督徒,希望上帝审判罗马帝国,使它突然倾倒一样。卢龙光表示:"历史里所发生正义合理的事情,并不是靠人的意志去改变。我们自以为正义的事情,很可能只是人一己的想法和智慧。"
卢龙光指,香港现时的状况虽然是前人未曾见过的,但这时代的危机、撕裂、问题、罪恶权势却不是新事,他以使徒保罗为例,保罗为著使人与神和好,站在犹太人和外邦人当中,却被称为出卖民族的叛徒,他强调的不是智慧或神迹,而是有血有肉钉在十架上的耶稣基督。卢龙光勉励基督徒师:"基督徒更应关注是怎样活出基督,作一个好的见证,纵然遇到谩骂和反对,仍然要夸口钉十字架的基督,以行动表达出基督的爱。"
面对不同立场和经验的弟兄姊妹,卢龙光呼吁基督徒:"要相信他们的真诚,每一个人都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耶稣,我们没有权利作出自义式的批评和判断,我们只能一同谦卑在上帝和十字架面前,努力活出钉在十架上的基督,在家里、教会、社会中成为真正使人和睦的人,并且敢于提出复和的信息。"
卢龙光重申:"基督徒在分辨智慧与愚拙时,靠的不是自己的学问和理论,而是靠赖那位钉在十字架的基督,祂的生命就是上帝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