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巴金逝世 著作激起道德良知的反思

cul_20051019_1019wenhua.
巴金被誉爲"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博爱与解放的追求。﹙图:光明日报﹚
被誉爲"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因患恶性间皮细胞瘤于前天晚上﹙10月17日﹚7时0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的逝世使中国文学与思想界重新反思道德良知的问题。

巴金一生历经军阀战乱、国民党执政、共産党当权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等贯穿中国历史的数个历史阶段。他的作品象征著20世纪中国知识份子寻求真理的曲折道路。

在早期创造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巴金以自我经历爲题材描述了封建家庭制度对青年的戕害,反映了青年探索人生价值、追求理想和信仰过程中的抗争与痛苦。这些作品鼓舞了当时的青年从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秩序中解放的勇气,爲他赢得了文学声誉。

巴金最终得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20世纪中国的良心"这些称誉是因爲他在后期作品五卷《随想录》中对文化大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丑陋与罪恶进行的深刻的自我忏悔和道德反思。书中巴金一再提到他在"文革"初期被迫不停地写交代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于视真诚、勇敢正义、互助、自我牺牲等爲道德标准的巴金来说是一种人格的扭曲和心灵极大的折磨。人民网有文章指出:"决定写《随想录》,是巴金道德人格的复苏。"

巴金在书中深深反思并且忏悔了当年因软弱做出违反良知的行爲,他指出:"人只有说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一个人、一个国家如果陷入了谎言的气氛中,其前途将是一片黑暗。这种"说真话"与自我拷问的勇气影响了当时不良风气弥漫的中国文学界与思想界。

同是20世纪著名剧作家的曹禺先生曾在10年前称赞巴金说"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巴金的逝世使中国文学界与万千读者重新反思道德良知以及知识分子的历史职责等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陈晓明说:"《随想录》倡导了一种说真话的精神,这在当代非常可贵。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他的这种反思,也应该进行再反思,这样才是对他保持著发自内心的尊敬。"

据路透社,巴金原来是一个笔名,他本名李芾甘。"巴金"这名字原是由Bakunin的第一个音与Kropotkin的尾音拼成,取于俄罗斯无政府主义者巴牲蝏P克罗波特金的名字,可见巴金对博爱与解放的追求。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

  • 孙东升牧师: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

    近日,华人牧者孙东升在其针对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的评论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从来不是靠国家权力推动的,教会的复兴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圣经真理。”

  • 全明星赛林书豪重返NBA球馆:我拥有一段充满奇迹和祝福的篮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赛落下帷幕,这场汇聚联盟顶尖球员的年度盛会不仅让球迷大饱眼福,也成为一位昔日传奇球员重新与NBA连结的契机。前NBA球员林书豪分享了自己久违踏入NBA球馆的感受,坦言这是他自2019年总决赛后,首次回到这一舞台,满怀感恩地回顾自己的篮球旅程。

  • 韩基总新任会长就职 宣布五月举办论坛反对 WEA 大会

    刚上任的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韩基总)代表会长高京焕牧师(Rev. Kyung-hwan Ko)宣布,将于五月举办论坛,公开批判世界福音联盟(WEA)及其即将在韩国召开的全球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