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机构发布"青少年正负面情绪与自尊感"研究,发现5成青少年生活感压力,6成放弃追求快乐,7成催迫自己回复心情,机构建议学习接纳感受和负面情绪,重寻自信。
是次研究于2021年10至12月期间进行,街头访问10-29岁青少年,四成多为男性、五成多为女性,平均年龄18.6岁,成功收回506份问卷。
6成放弃追求快乐 7成催迫自己回复心情
研究发现,51.5%青少年认为个人生活充满压力前路不明、60.5%为生活放弃做自己觉得开心的事、74.1%不开心时会催迫自己回复心情、59.7%更表示为免被人觉得自己有问题,即使情绪低落亦会装作开朗,可见青少年倾向拒绝接纳负面情绪。
研究亦发现情绪观念与"开放面对情绪"相关,49%青少年认为只要不理会负面情绪,就会慢慢"无嘢",42.9%则同意"向人表达自己有负面情绪会令人以为我有问题",反映青少年愈抱此情绪观念,愈不会"开放面对情绪"。
在青少年抗逆力方面,平均分达2.9(4分满分),根据线性回归分析,抗逆力及"开放面对情绪"均有效提高青少年自尊感。可见青少年在困境压力下,提升抗逆力的同时亦需要建立"开放面对情绪"的态度,例如做自己觉得开心的事、学习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有助建立自尊感。
接受压力和负面情绪寻回自信
突破机构事工研究及发展部研究干事林俊杰指出,由于社会强调效率和竞争,青少年倾向认为自己比不上人,加大了自身的压力陷入恶性循环。因此鼓励他们容许自己做觉得开心的事情,学习接受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即使面对困境仍能感到自在、对自己有自信。
执业临床心理学家崖柏表示,青少年与成年人一样,常常对情绪有一些误解,误以为只要忽略和逃避负面情绪,它就会消失。这反映社会在情绪教育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