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全世界面对的最大的灾难恐怕是禽流感,此疾病亦一步一步接近我们的生活。你认为基督徒对面对禽流感及一些灾难的威胁时,有著怎样的时代角色呢﹖
基督徒在这些恐慌里,我们需要积极依靠神,让人看到我们不需要惧怕所发生的事情,亦要让他们看到人要尽力处理这些问题。
交托是一种心情的表现,交托的人不会太多担忧。当别人看到我们心里平静安稳时,对他们认识信仰有帮助。基督徒面对问题的态度积极乐观时,能给未信的人不同的看法。
最近香港面对著政改的问题。有基督教团体及天主教领袖表达反对意见;然而另一方面却有人认为宗教不应干涉政治,你对这问题个有何看法呢﹖
基督教很多时候强调信仰上政教独立。教会与政府作为两个不同组织不应互相干涉,但并不代表基督徒不应参与政治,如在同性恋问题上政府要求社会各界出声时,基督徒应该参与。
﹙教会的参与程度应该怎样衡量呢﹖﹚在赌波合法化与同性恋问题上,政府要求各界出声,也接待宗教团体发表意见,教会出声的问题不大,这与"政教分离"的原则没有冲突。
在政改问题上,除非政府呼吁教会对政改表达意见,否则作为教会不应出声。
﹙近来有信徒以个人身份挑战政改,你对这个做法又有什么意见呢﹖﹚信徒以公民身份参与政治是无问题的,我们亦希望更多信徒关心社会,有好的社会参与。因此我们会呼吁信徒似个人身份做决定。教会已教导了真理的原则,信徒可以自己判断。
旧约的先知和新约的使徒都在君主暴政或社会腐败时出面指责。今天的教会在先知角色上应该怎样呢﹖
旧时社会结构与今天不同。旧时以色列的先知,他们没政教分离的考虑。今日教会在罪恶方面应出声。讨论社会问题时应从的道德核心方面指出问题,不应涉及政府基本运作方面。
你认为香港的基督徒在社会的声音足够吗﹖
我们见到不少基督徒在不同专业、政界具有影响力,但是否足够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希望更多专业人士对社会发挥更大影响力,亦鼓励有负担的信徒参政,更深的改变社会。
近来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发表示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香港人"加班"情况极普遍。这个现象如何影响了香港信徒的信仰生活呢﹖
长时间工作是香港的工作文化,这样的工作文化是不好的,令父母没有足够时间与孩子相处,令夫妇沟通时间不足,信徒也没时间事奉,对社会的影响很深远。
近来我有一位朋友从英国回来,他说英国的现在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但香港社会的长时间工作文化影响家庭生活很深。
﹙这现象对教会的影响又如何呢﹖﹚以前教会希望信徒得牧养,但是信徒要参与崇拜、团契和主日学,在忙碌的生活里几乎无可能,能都参与的信徒相当少,所以我们在这情况下改变了牧养模式,用成长班迁就信徒的情况,在同一个时段里同时兼有团契和主日学的作用。有时不改变牧养模式的话,不能牧养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