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中共对宗教监控加剧,本月开始更将圣经从所有网购平台下架。大陆官媒《环球时报》发社评指,《圣经》因没有出版刊号属违规出版物而下架,中国人民宗教信仰的确很自由。
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院长邢福增却认为,中共正在整理互联网的宗教世界。邢教授就事件近日发文,从圣经出版的历史过程,分析《圣经》被下架的原因及引伸出中共对互联网宗教世界的政策问题。
中共忧虑基督教传播
他指,文革后中国圣经出现严重短缺,1980年至1986年中国基督教协会印300万册圣经但仍未能满足需求。1988年由爱德基金会和联合圣经公会在南京合资创办印刷厂,成为唯一合法在中国印刷圣经的地方,而中国基督教协会则是唯一可以出版及发行圣经的机构,于是圣经在中国处于"封闭"的市场运作,家庭教会要合法取得圣经,也需要向两会购买。
邢福增指出,但其他宗教书籍却可以在中国公开的书店出售,据2004年的《行政许可法》,中国只对《圣经》保留"出版、印刷、出口、发行"的行政许可审批,唯独是基督教的圣经不可以公开出售。
邢福增表示,此举乃中共政府忧虑若容许圣经市场自由开放运作,会进一步刺激基督教的传播。
习近平建立宗教市场新秩序
随著近年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圣经及其他基督教的属灵书籍可以在网上平台自由购买,突破了过去在指定点才可购买的限制。习近平上台后高度重视互联网的管理。
邢福增表示,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已增加对互联网宗教的管控,根据第47、48及68条:"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必需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他认为针对官方要求网购平台不能出售圣经、基督教书籍的规定,是习近平新时代宗教工作的一部分,企图清理网络上圣经及宗教书刊流通的问题,建立其宗教市场新秩序。
他又预计,随著宗教事务条例的实施,互联网的宗教世界相信会成为一下波整理行动的针对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