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貧窮人口達139萬 教會關懷啟動「1017關懷貧窮運動」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之際,發起「1017關懷貧窮運動」。樂施會的報告顯示,香港目前的貧窮人口已達到139萬,其中獨老和雙老貧窮住户的數量達26萬。運動呼籲市民在十月份少吃一餐,以節省的餐費支持社區服務單位,建立分享文化。
-
19歲中國基督徒的非凡旅程:從骨癌到全職牧師
19歲的中國基督徒王某被診斷出晚期骨癌,經歷截肢手術癌症奇蹟般痊癒,失去一隻手臂後開始了一段新的生命旅程,遇見了上帝,最終成為全職牧師。
-
大馬校際基督教週:500學生福音熱情蔓延社區
馬來西亞第五屆「校際基督教週」超過40個基督教團契、500多名學生齊心為福音傳揚基督,籌委成員期望福音的熱情持續蔓延在更多的社區。
-
「文字事工研討會」探討數碼時代挑戰:基督教出版規模小 AI應用程度低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9月28日舉辦《基督教週報》60週年鑽禧報慶「文字事工研討會」,探討數碼時代的基督教文字工作。範晉豪牧師指出閲讀是「煉、明、合」的過程,陳培德牧師分析近代中國基督教文字工作的成敗,他回應本報詢問時強調人工智能在出版領域的應用仍在初步階段。
-
2024年兩次日食衝擊信仰:應驗末世預言?
2024年將發生兩次日食:4月8日的日全食與10月2日的日環食,這一天文現象引起了許多天文愛好者的注意。部分基督徒將此視為耶穌再來的徵兆,而宗教學者則認為這種觀點缺乏邏輯基礎,並提醒不應以自然現象來預測末日。學者指出,歷史上曾有宗教組織的成員因錯誤解讀天文現象而導致集體自殺。科學家和神學家都強調,對這些現象的解釋應基於事實和聖經教導。
-
葛福臨牧師談加州火災:災難提醒我們是否準備好見主?
知名佈道家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談及加州大火時,強調災難提醒人們反思生命的永恆意義。他呼籲人們認識主耶穌基督,通過承認罪過、接受祂的寬恕,憑信心迎接永生,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風暴,都能坦然站在神面前。
-
香港一社區教會從30人至500人的倍增經驗
香港播道會恩福元朗堂是一間著重宣教的教會,教會主任牧師何偉強分享了其教會進入社區實踐愛鄰如己的經驗,如何使教會人數從30人的開荒時期發展至500人。
-
特朗普宣佈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誓言打擊反基督教偏見
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舉行的第73屆全國祈禱早餐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將成立一個新的宗教自由委員會,致力於打擊聯邦政府中的「反基督教偏見」。
-
前總統卡特隆重國葬 其孫輩回憶主日學經歷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可能是堅持在主日學教《聖經》最長時間的總統。「我的祖父在海軍學院擔任見習官時便開始教授主日學。」前卡特總統的孫子喬希·卡特(Josh Carter)在1月9日葬禮上致辭時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新冠疫情期間,他每個星期天都在教導聖經。」
-
洛杉磯大火觸發的思考: 聖經中的五次降火事件
翟大衞牧師在加拿大温哥華地區多間教會分享、講道。他喜歡從《聖經》和信仰的角度出發看待新聞和社會事件。針對近日的洛杉磯大火,他詳述了聖經中提到過的五次降火事件,認為這些事件都展現了神對罪惡的審判和對信徒的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