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許之地》幽默演繹摩西出埃及的故事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多次成為好萊塢史詩電影的題材,而新推出的福音影集《應許之地》(The Promised Land)則以幽默風格重新演繹這一經典歷史。
-
全港聯合奮興敬拜營「渴慕」:心靈滋潤之旅,重拾屬靈力量
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HKACM)於9月7日至8日舉辦了全港聯合奮興敬拜營,主題定為「渴慕」。這場敬拜營旨在引領參與者在生活的壓力與困境中,透過敬拜重新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營會強調通過深度的屬靈追求,讓上帝如活水般滋潤參與者乾涸的心靈,恢復他們對神的渴慕,並讓主的愛撫慰破碎的靈魂。
-
洛桑大會|馮浩鎏:教會放下恩怨,彰顯上帝偉大
馮浩鎏醫生在洛桑世界福音會議演説,早期基督徒在安提阿教會展現了全心全意和承諾的精神,他們面對逼迫卻堅持傳福音,這反映了教會成長的關鍵策略,強調迫害從未能夠消滅教會。
-
香港中學生抑鬱問題嚴峻 YMCA呼籲建立「三層應急機制」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近日發佈一項針對本地中學生的「精神健康素養」調查結果,揭示約三成(30.6%)受訪學生正遭受抑鬱症狀困擾。調查結果令人擔憂,不僅顯示精神健康問題在學生間的普遍性,亦反映了他們對於心理健康幫助的低求助意願。
-
《首爾聲明》洛桑50年第4份文件:福音為本應對全球挑戰
第四屆洛桑世界福音會議在首爾仁川啟幕前公佈《首爾聲明》(Seoul Statement),為洛桑運動50年以來第4份文件。《首爾聲明》強調基督徒在全球福音事工中的責任,呼籲教會和信徒積極回應當前世界的挑戰,進一步推動基督教信仰的普及與實踐。
-
從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國傳道人:「我在日本『織帳篷』,也在等復興」
基督日報採訪了一位現居日本大阪的80後中國傳道人蔣道,瞭解他為何從信仰「飽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堅持宣教異像。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方濟各遺產引發討論 華人牧者關注其對全球格局與信仰影響
華人牧者陳佐人直指已故教宗方濟各在諸多爭議中「明哲保身」。作為美國西雅圖大學神學系教授,陳牧師擁有深厚的神學背景,曾師從天主教思想家並長期在天主教大學執教。他以特有的幽默和洞察力,講述已故教宗的生平,甚至調侃美國天主教的信仰困境,稱他們「難以找到信仰的家園。」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