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願萬國都歡樂》出版三十年 約翰·派博談「基督教享樂主義」如何影響宣教

《願萬國都歡樂》於1993年首次出版,並經過多次修訂,最近出版了三十週年紀念版。伯利恆神學院Jon Hoglund教授和幾位學生採訪該書作者約翰·派博牧師,討論為什麼這本書在三十年後依然在宣教對話中具有影響力。

《願萬國都歡樂》出版三十年 約翰·派博談「基督教享樂主義」如何影響宣教
更多
  • 第39屆基督教書展:黎偉恆籲多元方式提升閲讀動機

    第39屆基督教書展:黎偉恆籲多元方式提升閲讀動機

    第39屆基督教聯合書展於10月23日正式揭幕,並於當晚舉行了開幕儀式。今年書展的主題是「閲讀有時」,觀潮浸信會黎偉恆牧師在致辭中強調,應透過多元方式引導人們進入閲讀的世界,並建議利用MBTI性格分析來提升閲讀動機。

  • 澳門聖馬可堂新社企 李佩雯:「書。適。樂。道」成為接觸耶穌的渠道

    澳門聖馬可堂新社企 李佩雯:「書。適。樂。道」成為接觸耶穌的渠道

    澳門聖馬可堂「書。適。樂。道」店舖開張,以社企形式促進文化及福音傳播。店長李佩雯表示,自開業以來,街坊小朋友的到訪讓她感受到純真,期望該店能成為接觸耶穌的渠道。

  • 教文館圖書設計展 設計師憂紙本書消失引發文化危機

    教文館圖書設計展 設計師憂紙本書消失引發文化危機

    位於東京銀座的基督教書店教文館近期舉辦了名為「一朵玫瑰就是一切……長尾優圖書設計展」的交流活動,邀請了書籍設計師長尾優分享他的設計理念。長尾優強調,書籍在文化與歷史中的重要角色,並對紙本書籍逐漸消失的趨勢表示深切擔憂。展覽吸引了約60位參加者,包括出版商、作者、書店從業者、教會牧者和學生。

  • 線上徵文比賽:Z世代為主發言!

    線上徵文比賽:Z世代為主發言!

    Z世代自己發聲無需人代言!線上福音事工Knowable God舉辦創新徵文比賽,讓Z世代揭示真實故事、表達信仰觀點。

  • 周神助牧師新書《神助》出版 分享個人事奉與教會史

    周神助牧師新書《神助》出版 分享個人事奉與教會史

    在教會七十週年慶典之際,周神助牧師出版了新書《神助》,這本書的推出不僅是對教會歷史的感恩,也是周牧師個人侍奉經歷的見證。周牧師表示,這本書的寫作並非在他計劃之內,而是在同工的鼓勵下,帶著對神恩典的深刻感悟,特別在這一重要的時刻與信徒們分享。

  • 「文字事工研討會」探討數碼時代挑戰:基督教出版規模小 AI應用程度低

    「文字事工研討會」探討數碼時代挑戰:基督教出版規模小 AI應用程度低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9月28日舉辦《基督教週報》60週年鑽禧報慶「文字事工研討會」,探討數碼時代的基督教文字工作。範晉豪牧師指出閲讀是「煉、明、合」的過程,陳培德牧師分析近代中國基督教文字工作的成敗,他回應本報詢問時強調人工智能在出版領域的應用仍在初步階段。

  • 陳肇兆牧師:環球聖經新譯本的意義與價值

    環球聖經公會總幹事陳肇兆牧師/博士(Rev. Dr. David Chan)近日在接受「優視「節目訪問時,詳細介紹了環球聖經公會的工作,特別是關於最新《環球聖經新譯本》的背景、翻譯過程及其對當代基督徒的重要性。

  • 5個小帖士 幫助你在不愛閲讀的社區中開始讀書會

    5個小帖士 幫助你在不愛閲讀的社區中開始讀書會

    基督徒往往是熱愛閲讀的人,因為上帝通過《聖經》向我們啟示自己。當我們閲讀那些將我們的焦點轉向上帝的好書時,我們對上帝的瞭解就會增加,並且會更有意識地打開《聖經》並仔細、專心地閲讀。另外,默想關於上帝的事可以讓我們避免對未知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