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在我不在天?儒家、基督教學者論壇對談「死亡與永生」

我命在我不在天?儒家、基督教學者論壇對談「死亡與永生」

「我命在我不在天」,這句自我宣告的豪語,折射出現代中國人對死亡的拒絕、對命運的抗爭。在2025年Logos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上,學者與牧者深入探討中國文化中的「死亡焦慮」與「永生渴望」,回應當代人靈魂深處對意義與歸宿的追問。

【2025凱珀獎】唐崇榮牧師談神學院、印尼福音轉化的異象

現年85歲、著名華人福音派領袖唐崇榮牧師本月獲加爾文大學和加爾文神學院頒2025凱珀獎(Kuyper Prize),肯定他在全球推廣歸正神學的卓越貢獻。

【2025凱珀獎】唐崇榮牧師談神學院、印尼福音轉化的異象

宏恩x羅伯茨大學學術座談:聖靈在聖經詮釋中的角色

The Holy Spirit's Role in Interpretation”。

宏恩x羅伯茨大學學術座談:聖靈在聖經詮釋中的角色

漢語網絡神學院推出2025年度進修課程 為牧者信徒提供神學裝備

漢語網絡神學院為全球華語基督徒推出了2025年度第二季度的進修課程,旨在為牧者及信徒提供靈命成長與事工裝備的機會。無論是全職牧者、山區宣教士、家庭主婦,還是金融界專業人士,皆可透過網絡課程隨時隨地學習,回應上帝的呼召。

漢語網絡神學院推出2025年度進修課程 為牧者信徒提供神學裝備
更多
  • 加爾文是個工作狂?屈思宏講座探索屬靈偉人的多面性

    加爾文是個工作狂?屈思宏講座探索屬靈偉人的多面性

    提到加爾文,一般都會想到他眉頭緊鎖的形象。甚至在Gary Brown筆下,加爾文被描繪為鼻子尖長、鬍子濃密,表情嚴肅,不苟言笑。「其實他也是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有他的人性和感受。「屈思宏博士在《加爾文神學概論》近日線上講座中帶領會眾打破對其單一、嚴肅的印象,探索這位屬靈領袖的多面性。

  • 建道神學院7月展開「英倫教牧起動計劃」

    建道神學院7月展開「英倫教牧起動計劃」

    建道神學院7月1日推出「英倫教牧起動計劃」,旨在協助香港移民至英國的教牧同工,提升其屬靈生命質素,並找到合適事奉工場。

  • 神學生日:屈偉豪解釋復和與救贖 盼人放下過去傷痕

    神學生日:屈偉豪解釋復和與救贖 盼人放下過去傷痕

    神學生聯禱會早前舉行每年一度的神學生日,伯特利神學院院長屈偉豪牧師闡述聖經的「復和」與救贖,以及自我寬恕與人和解的重要。他強調基督的犧牲帶來神的愛與恩典,使人與上帝和解,並呼籲信徒效法上帝,彼此相愛,超越個人利益。

  • 高峯會:多元成長計劃青少年留堂會

    高峯會:多元成長計劃青少年留堂會

    建道神學院3月11日舉辦「第十一屆堂會青少年事工高峯會」探討招募中小學生參加教會方法,當中有CityLab 師友配對協助學生規劃個人發展、長城教育基金會藉著教育局改革宗教課程打開福音契機;建道神學院拓展總監葉松茂博士介紹「多元成長計劃」延續青少年在堂會。

  • 信義宗講座談創傷與療癒 招秀美籲放過自己尋找生存動力   

    信義宗講座談創傷與療癒 招秀美籲放過自己尋找生存動力   

    信義宗神學院2024年週五講座以基督教輔導為主題,涵蓋多個領域,招秀美博士指出創傷療癒過程中,身體儲存記憶應對創傷至關重要,並介紹多種治療方法協助受傷者釋放創傷、尋找生存動力。在問答環節中,她鼓勵會眾學習放過自己,在信仰中找到盼望和饒恕的能力。

  • 加爾文大學校長涉支持LGBTQ呈辭 學生促校方交代

    加爾文大學校長涉支持LGBTQ呈辭 學生促校方交代

    加爾文大學校長維貝·波爾(Wiebe Boer)辭職,他疑表態熱情接待LGBTQ學生被指進行「令人擔憂且不當」行為,事件引發學校信仰傳統與教會歷史信條的分歧,另有學生和校友促請校方「以透明的方式説出真相」。

  • 富勒神學院高級院長疑撐LGBT遭解僱

    富勒神學院高級院長疑撐LGBT遭解僱

    跨宗派的美國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解僱一名高級院長,源於她拒絕接受該學院在LGBT議題上的聖經立場:要求學生和教職員在婚姻之前保持禁慾,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

  • 學者論保羅恩典:上帝的愛是創造而非尋找

    學者論保羅恩典:上帝的愛是創造而非尋找

    杜倫大學教授約翰‧巴克禮(John Barclay)在信義宗神學院聖經神學公開講座論述恩典,指出上帝的恩典以獨特方式運作,不在乎人的家世或教育程度。他引用馬丁路德《海德堡論綱》第28條強調上帝的愛不是尋找而是創造美好賦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