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二月二十八日

21.14-a.
「我們應當……常常以頌贊爲祭,獻給神」(希伯來書十三章15節)。

一個傳道人,在鄉村工作;某天晚上,無意之中走進了一所又暗又髒的小屋;他聽見屋裏發出微弱的聲音問説:「是誰?」他點了一根火柴,從火光中看見了地上 的缺乏和痛苦,天上的喜樂和平安——一個黑色的老婦人,卧病在牀。

她患著風濕症,痛苦異常;可是她仍頂平安,頂喜樂。那時正是最冷的二月,她沒有燃料,也沒有糧食;沒有燈光,也沒有伺奉的人。她所有的,只是依靠神的信心。

人生的痛苦,在她身上都齊全了,一點也沒有甚麽可以叫她快樂的了,可是她仍舊能够發出「哈利路亞」的贊美來,好似一無缺乏和病痛一般。
  
她真是「四面受敵,却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丟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哥林多後書四章八至九節)。
   
馬丁路得在他的病榻上頂痛苦的時侯,仍不住的贊美和感謝,並傳這段消息:「這些痛苦和困難,很像排字人所排的鉛版;現在看上去,字是反的,也讀不出甚麽意義來;可是等到鉛版印在紙上,我們就看得頂清楚,而且亦明瞭其中的意義了。今天我們所受的痛苦,果然解釋不通,但是到了那一天,我們就會明白的。」

保羅在狂風大浪的中間,出來站在船板上,安慰害怕的衆人:「你們放心。」(使徒行傳二十七章二十二節)保羅,馬丁路得,和那位黑色的婦人,都是我們的好榜樣。 ——迦內德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