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完整的宣教学』会成为『完整的宣教策略』,
那么反过来说,一个『不完整』的宣教学将会不幸地成为『不完整』的宣教策略。
~Radius
事工在台湾的Radius Asia宣教训练中心4月4日将在香港举行首次宣教士训练事工说明会。是一个为期九个月的全时间跨文化宣教训练,为受呼召参与跨文化宣教的信徒提供全方位性的跨文化宣教预备训练。
Radius Asia宣教训练中心是Radius International亚洲以中文做训练母语的分校,他们过去已进行了六届宣教士训练事工。4月将与香港差传事工联会协作来香港举行首次招生说明会。本报访问了Radius Asia同工以洁,她向记者详细分享全时间跨文化宣教训练(以下简称RA)的环境及训练方法。
训练中心位于台中旧城区 东南亚移民工天堂
Radius Asia为这为期9个月的训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训练场地——位于台中一栋位于旧城区的大楼中。这里曾是繁华的巿区;但随著时间的推移,该区域显得有些老旧,周围环境也显得较为复杂。邻近是东协广场,广场内超市、夜店、小吃、卖店林立,是越南、泰国、印尼及菲律宾等东南亚移民工的天堂,形成跨文化宣教训练的绝佳场所。
RA学员们会发现这里的街道比较繁杂,偶尔可以看到流浪汉,并且地面上满是烟蒂,亦会有性工作者踪影。以洁解释,这个地区其实并不危险,但对于来自其他城市的学员来说,环境的差异可能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学员将会面对一个相对陌生环境的跨文化社区,以便他们能够学习如何适应各种文化和社会环境,亦正好为他们提供更真实的模拟宣教体验。
具丰富经验的宣教士陪伴训练与指导
在师资方面,Radius Asia的训练团队由三到四位同工及十几位宣教士老师组成。这些老师都有到未得之地宣教的实战经验。他们长时间宣教禾场生活,学习了当地的语言,能教导学生如何面对困难。训练过程中,与学员共同生活在附近,陪伴学员,向他们分享实际宣教的经验,帮助学员更好地准备未来的挑战。
在训练中每位学员都会指派一位宣教士老师,并每两周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对谈,讨论学员的生活、学校训练以及与同侪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些导师不仅在课堂上提供指导,还会更全面地观察和了解他们的状况。此外,RA会对学员进行评估,包括语言考试和学期末的反馈,学员不仅会收到老师的意见,还会听取同侪的反馈,能帮助自我检视。
宣教士必须要有长期抗压的品格,
视苦难为完成大使命之工具的眼光
~Radius
Radius的训练有六个方面,包括语言学习、文化学习、教会建立、圣经基础、品格训练及实际事工能力。RA的品格训练包括属灵纪律、团队服事、每日体能训练、抗压能力、禾场上的婚姻&单身等等。最令本报记者好奇的是,这个训练会透过什么具体方法来训练品格呢?
品格训练 在RA的9个月里,学员都必须要住到宿舍,单身学员会提供上下铺,和其他单身学员一起住。学员需要自理日常生活,例如煮饭和采买,并分工打扫和维护公共区域。这样的安排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如何合作,解决冲突。在团队生活中会面对很多碰撞,让学员够反思自己的坚持和观念,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并达成共识。以洁强调,这样的磨合过程对品格的塑造非常有帮助。
Radius使用"压力模拟"(designed stress)的环境来模拟宣教士在工场上会面对的挑战。
训练过程中学生要生活在比较紧绷的环境,不会容让有太多自己的空间,刻意禁止学生们使用电子产品并限制他们的网路曝光率(前线宣教的地区可不是处处有网路!)。通过高压环境的训练能让学员模拟宣教工场的真实状况,以评估和培养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成熟度。
以洁指出宣教士在合场工作时,通常不会有教会或老师随时监督他们的行为,因此培养自律的能力至关重要。训练中,学员需要在多方面展现自律,包括体能训练。学员被要求设定自己的运动目标,宣教士老师会对学员的训练进行监督,甚至会与他们一起参加跑步。
通过这种结合体能训练和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Radius Asia希望学员能够在未来的宣教工作中,面对挑战时展现出更强的自律性和适应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整体宣教素质。

精熟的语言你最首要的工具。
你的工作就是要传递讯息,所以你要确保所传达的讯息是百分百正确的。
你语言的精准度需要像医生手术一样的精确。
~Radius
授之以渔——语言训练 很多人认为要学习目标族群的语言已非常困难,要精通以达到能翻译的程度更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但Radius坚持授给学员好的学习工具,让宣教士学习如何精通目标族群的语言。Radius 课程语言训练包括语言的学习技巧、发音、音学、文法与架构的分析、字汇、对话分析、识字课程、圣经翻译等等。
以洁介绍,RA的语言训练并不针对某一特定语言,因为学员的未来工场地点语言各异,甚至大部份学员都尚未确定工场。因此他们采用一种名为BEC的语言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灵感来自婴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婴儿首先通过听力来吸收语言,最终才开始讲话。这种方法强调听的过程,让学员在语言学习中建立听力基础。
在课程安排上,语言学习的书本课程通常安排在上午,涵盖语言学、音位学和国际音标等内容。下午则邀请印尼当地人充当"语言小助手",与他们进行实际的语言练习。在整个训练期间学员会学习印尼语,因为在训练中心附近聚居著印尼社群,学员们会透过与印尼语的助手的互动,模拟实际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情况。所学习语言也会因著训练场地的环境而改变,曾有一届学习的是越南语。
这些语言助手并非专业语言老师,而是当地的普通人,可能是学生或工作者,他们与学员的互动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宣教士未来可能面对的语言环境。以洁表示,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为学员提供一种学习新语言的方法,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宣教工作中更顺利地适应环境。

大使命的最终目标就是看到上帝的名在万国万民中间被高举,
这样的翻转一定要透过教会来完成。
~Radius
建立教会 建立教会方面又怎样做呢? Radius宣教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属于当地的成熟教会,训练包括进入工场的策略、教会拓殖阶段、教会学&新约教会原则、异文化教会拓殖、现今宣教与 教会拓殖方法分析等。
RA会训练学生如何拓殖教会,从一开始的接触到正式传福音,门徒训练到培养领袖,甚至包括如何有策略性地交棒、退出禾场,让他们知道建立教会的进程。以洁表示,学员会先从从文化观察等等,然后建立教会之后,无论如何也要让当地的教会可以自己站立。因为宣教的最终的目的不是宣教士一直在那里,而是宣教士离开之后教会还可以在那边。
在训练中会有传福音的实际演练,学员会被引导如何了解当地文化的世界观,又如何用该文化的世界观去跟当地人讲福音。学员会被要求进行实际演练,在他们周遭的社群,包括他们所接触到印尼小帮手或者是在周遭社区所认识到的新朋友去进行传福音练习。
对宣教士来说,语言和文化缺一不可。
为了让你的目标族群的人明白你所传达的福音,你需要明白他们的思想方式:
他们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你所传递的信息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
这些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Radius
文化学习 以洁提到,许多毕业生在进入合场后常感到茫然,对于如何进行文化观察缺乏实用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RA的训练设计中包括实际的演练,让学员在观察中学会如何解读文化,并建立对当地族群的世界观。
Radius训练中,学员会需要出动到附近的社区进行文化学习。文化学习内容包括文人学习原则与方法、世界观、文化社群访谈、形式与含义等,并且重点是进行实地练习,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种文化环境。训练中心许多印尼和东南亚文化的元素,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观察材料。记者利用谷歌地图东协广场附近"闲逛",该区果然有林林总总的东南亚食店和各样服务,印尼、越南、泰国餐厅满布大街小巷,到处都贴满不同种族的文字。
在每天的课程中,上半天主要集中于圣经、婚姻生活和孩童教养等理论知识,而下半天学员们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出去,从饮食、服装等多个层面开始观察周围的文化。他们会被鼓励开口,主动与不认识的店家建立关系,逐步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及背后的原因。这一过程不仅是观察,更是实践与人交流的技巧。
以洁青示,学员需要与当地商家进行互动一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为要获得信任并建立关系。他们可能会选择常到访在同一家店中,与老板熟练并作交谈。,通过逐步的接触和交流,最终提升他们的文化敏感度和适应能力,为他们未来进入异文化语系的宣教工作建立经验。

宣教不只是告诉别人"耶稣爱你"。
宣教士要能够从整个圣经故事的观点来看跨文化前线宣教。
神在万族万民中得著当得的荣耀是整本圣经最中心的信息。
~Radius
圣经基础 Radius认为身为福音的使者,宣教士不单要教导福音的真理,也一定要能够避免混合主义、以当地居民可以体会的情境和世界观,清楚传讲全面性的福音信息。虽然学员不被要求有神学训练,但Radius亦提供圣经课程包括连结世界观的圣经根基教导、圣经与系统神学、释义学等。
服事能力与技巧 这个部份的训练包括了每个服事主的人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实用技能,同时也加强了跨文化服事中特别需要的工具与能力,包括:为万国祷告、宣教学导读、跨文化沟通与教会拓殖、选择差会与团队、与差派教会的关系、组织差派团队等,除此以外,亦会训练学员深度阅读与开拓教会相关的材料,诸如宣教学、跨文化沟通、世界观、混合主义、民族信仰并且透过与老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在所有的阅读资讯中找出服事的基本原则。
Radius培训亦会邀请医疗专业人员,教导前线宣教士们在医疗资源贫乏的地区服事所需的基本教育与训练。除此以外还有教导如何有效的募款。由于大部分宣教士都需要凭信心募款,这方面亦会有一些基本的规划与帮助,相当落地。
过去6年中培训41位学员
Radius Asia在过去6年中培训了41位学员,但目前只有20位学员实际成为宣教士。以洁表示,每年约有一到两位学员在训练过程中选择退出,一些学员可能因为感到自己无法承受宣教的压力而选择退出,另一些则可能在导师的建议下,因为信仰或个人本身的问题而暂时回到教会继续成长。但这个现象反而是正面的,因为通过训练让学员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这一工作,避免在真正进入宣教领域时面对更大的困难而折损或退场。以洁指出,这是RA一个重要的功能,能够帮助学员透过实战,能真切地检视自己是否合适宣教。
以洁又分享到,透过举行Together宣教大会,Radius的工作开始被台湾教会和神学院所认识。许多教会在面对弟兄姊妹希望参与宣教的需求时,常常因为资源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而感到无法。一些教会发现,RA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痛点,因为该机构提供了系统化的检验和成长支持。教会若有弟兄姊妹在RA接受训练,导师会定期与教会保持联系,并会亲自拜访学生所属的教会,以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状况。
缩短训练时间 鼓励年青人投入宣教
社会少子化、高龄化的现象在亚洲地区普遍,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近年都已进入"超高龄社会"。 2022年统计,香港宣教士平均年龄53.3岁,华人宣教士亦中老年化。Radius目前开于予20至45岁有意愿长期跨文化宣教的弟兄姊妹,年龄要求相对年轻。以洁解释,年轻学员在学习语言方面具有优势。针对某些语言族群,学习过程可能需要十年才能掌握当地的语言。因此,年轻人在语言学习上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这对于未来的宣教工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