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的康科睜大眼睛,看著父親和兩個叔叔拆卸他們的家:一個可搬運的圓頂大帳篷,上面覆蓋著一塊塊用駱駝毛編制的厚厚毛毯。康科屬於蒙古的圖爾貝特部落。康克的親戚們已經拆好了所有帳篷,他們準備驅趕牛羣和馬羣,前往更好的牧場。圖爾貝特人是一個很小的蒙古部落,人數只有七萬九千人,主要居住在蒙古西北部與俄國交界的地區。 在過去,圖爾貝特年輕人的婚姻由父母安排,後者通常向占星家諮詢,看看新郎與新娘是否匹配。今天的圖爾貝特年輕人在二十五歲之前結婚,離婚現象越來越普遍,而合法的墮胎則是用來控制人口的主要方法。 在歷史上,圖爾貝特人與其他蒙古人一樣,信奉萬物有靈教和薩滿教,前者相信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有靈魂,後者相信存在一個由神靈和魔鬼組成的看不見的世界。長久以來,圖爾貝特人一直相信薩滿教士(兼任醫生)能夠用魔法來治癒疾病,他們通過各種宗教活動,來與神靈保持聯繫。後來,圖爾貝特人歸信藏傳佛教。1921年,蒙古爆發共產主義革命,無神論的政府開始限制佛教的儀式與節日,大部分蒙古人變得心靈空虛。
禱告:
●求主差派宣教士前往圖爾貝特人中間,向這個族羣介紹福音。 ●求主差派有經驗的語言學家,將聖經和其他福音讀物翻譯成圖爾貝特人的語言。
經文:
主耶穌的報償計劃─尊重(二) 「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
默想:
我很可能在做一件最有利於他人的事,最合倫理,最慷慨的事,可是在神的國度裏卻沒有份。但是當我服事聖子時,天父會注意到我的努力,而且賜下祂的恩典和獎賞。提到獎賞,這是合乎聖經的教導,可是聖經裏的獎賞,和我外在的行為表現絕對無關,而是和順服有關。這是因為若沒有改變的心,就不可能服事聖子,絕不可能靠做對的事來成就這事。在神的獎賞計劃中,若沒有正確的動機,即使得到了正確的結果,也沒有任何意義。身為墮落的人,我們自然傾向於用行為表現來衡量成。達到銷售額目標,得冠軍,領先羣雄,在團隊中得第一名,這些説法都驅使我們認為,神也用同樣的方法衡量。可是祂不是,神的獎賞計劃是根據服事聖子來衡量,而服事聖子是指越來越像祂。可記得主耶穌曾經説過門徒和師傅的事嗎?僕人不能大於主人,門徒的成就,是用他有多像他的師傅來衡量。當神看到我們這人身上和為什麼做哪些事上反映出祂的獨生子時,祂就尊重我們。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