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世界各地接二連三發生大地震,不但人命傷亡慘重,經濟局面亦隨著走下坡。很多人心中充滿了對「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疑惑。遇見天災人禍,基督徒當存怎樣的態度呢?
聖言資源中心將於3月19日(週六)上午9時半至下午12時半在三藩市金門基督教會舉辦一場特別講座,題為「面對末日的挑戰——災難前的預備」,講員為聖言中心創辦人賴若翰牧師,歡迎灣區的弟兄姊妹踴躍參加。
賴牧師曾於2008年四川汶州512大地震後發表過「遇見天災人禍忽然來臨的時候,基督徒當存甚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一文。當中説到基督徒的本能反應是問「為什麼」,但卻又明明知道在人裡面沒有完滿的答案。他建議基督徒在遇見天災人禍時,要從耶穌的榜樣學會三點。
第一、確認主權。賴牧師指出,最好不要問太多「為什麼」,不要只作客觀的、頭腦上的分析,乃要主動察看神的作為,並仍持定積極的觀點,去察看一些人性美麗的片段以及信仰所帶來的力量。
第二、自我省察。賴牧師説,在災難中死去的人,不一定是因為他們罪惡滔天,不要將指頭指向別人,乃要指向自己。我們要思想生命的短促,所以應當及早悔改,好使自己不至於後悔、可坦然站在主前。
第三、同情扶助。賴牧師認為,流同情的泪故然是最自然、最基本的反應。然而,亦得將眼泪轉化成行動,藉著金錢的捐獻、實際的參與、以及代禱的支持等去援助災區的人。這才是真正效法人子耶穌在世上的榜樣。
這次一度受日本9.0級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餘波影響的三藩市,其實亦同樣面對著大地震隨時來襲的危機。據《星島日報》報導,日本地震喚起了三藩市灣區居民的危機感,連日來撥打電話到灣區紅十字會購買應急包的電話應接不暇,急救包的銷量在日本地震後幾天急升一倍。三藩市市長李孟賢已密切與灣區其他城市的市長討論區域災難應變及互助。
「面對末日的挑戰——災難前的預備」講座詳情
日期:3月19日(星期六)
時間:9:30 AM-12:30 PM
地點: 三藩市金門基督教會(Golden Gate Christian Church)
378 18th Avenue, San Francisco, CA 94121
電話:415-751-2242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