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2025年性少眾意識調查
《2025年性少眾意識調查》中關於同性戀是「天生」還是透過社會環境或個人選擇而形成的問答。(圖:CT Korea)

韓國Christian Today報導,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研究機構「輿論」 自2021年起定期進行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這項名為《2025年性少眾意識調查:我和我們的社會對性少數的容忍度》的最新研調在今年5月底在全國1000名18歲以上的成年男性和女性中展開,並在本月16日發佈。

調查顯示,1成3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熟悉的人中有性少眾 (跨性別、同性戀、雙性戀)。其中30歲以上女性為30%,18-29歲年輕女性比例更高,有47%,可見年齡越小,身邊有同性戀親友的比例越高。

在「同性戀是社會是社會環境還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時,28%受訪者將同性戀歸因於社會環境,34%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出於個人選擇。只有20%的人認為「這是天生的」,19%回答「不知道」。

不同性別、年齡和意識形態的人羣對同性戀成因的意見差異相當明顯。18-29歲女性和「進步派」更多認為同性戀是基於天生的生理特徵或自主選擇;而男性、保守派和基督徒更多認為同性戀是成長經驗和社會環境等後天因素的結果。

儘管約半的人表示會「理解並接受」同性(51%)和密友(50%)公開同性戀身份,但對於自己的家人包括女子(35%)、父母(34%)、戀人(23%)和配偶(20%)「出櫃」的接受度卻大大下降。

「接受」不等同「好感」,只有14%受訪者對性少數「有好感」,表示「不敵對」的最多,接近一半(48%),表示「中立」的有38%。

對於社會應否接納性少數,正反雙方人數幾乎相同。認為「應該接納」同性戀/雙性戀的比例為38%,跨性別則有40%;表示「不應該接納」的比例為37%(跨性別者)和40%(同性戀/雙性戀)。

在調查中,46%受訪者認為社會中對性少數羣體的爭論不會終結,44%的人預測,對此羣體的意見分歧會慢慢減少,最終會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