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和合本圣经建构华人基督徒集体意识

评论:和合本圣经建构华人基督徒集体意识
评论:和合本圣经建构华人基督徒集体意识

中文和合本圣经面世一百多年活力依然,中国教会历史学家分析原因,该版本圣经帮助全球华人基督徒统一身分,提供了共同的宗教意识。

中文和合本圣经1919年面世,使用当代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简单,被各行各业的人容易理解,而且翻译的中文具有韵律,在今天不同版本的中文圣经译本,和合本在基督教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戈登康威尔神学院 (Gordon 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世界基督教和亚洲研究副教授姚西伊(Kevin Xiyi YAO)在《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发表文章,指出中文和合本圣经在华人群体受欢迎和接纳,其中的原因是为华人信徒统一了身分。

姚西伊提到,《圣经》中文译本要么是文言文,只有中国社会受过教育的精英才能理解;要么是特定地区的方言。因此,和合本圣经的目标是为来自全国各地和所有社会阶层的所有人提供可以理解的翻译,结果证明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它有助于将所有中国新教信徒团结在一个单一的中文版本的圣经之下。

今天,居于世界任何地方的华人基督徒一起敬拜时,很容易感受到一种共同、普遍、中国新教传统的存在,尽管背景非常不同,这种传统由一套共享的精神词汇、古典赞美诗和共同版本的圣经巩固而成。和合本圣经在全球华人新教信徒的这一共同身分的形成和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个关键原因,和合本提供和塑造了中国新教神学词汇,和合本圣经应运而生的背景在西方传教士主导教会的时代结束,中国教会逐渐成熟,中国基督徒开始进入领导位置。

这从而发起席卷全国的本土福音派,形成在神学理解和传统上中国化,衍生出一套中国信徒能够接受的神学观念和词汇,例如"罪"、"信仰"、"救恩"、"恩典"关键圣经术语,成为当今华人神学家、传道者,甚至信徒每天使用的标准信仰语言,这些术语植根在全球华人基督教教会,成为唯一和统一的语言系统。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全球基督教的发展趋势中,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迹像,但并非所有趋势都值得庆贺。一份全球基督教状况报告揭示了一些严峻的现实,这应当激励基督徒更加热切地祷告,并坚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