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首位亚裔CEO见证福音得胜仇日情结

洛桑运动首位亚裔执行主席和首席执行官Michael Oh去年底在美东华人差传大会分享他靠福音大能胜过盘踞在他内心多年的仇日情结。从仇日到日本宣教,人们从Michael身上看到信仰的力量。

身为韩裔的Michael叙述他的父辈深受日本侵略的苦害。作为日据时代的韩国人,Michael的父亲甚至不能使用自己的韩语名字,在学校里讲韩语还会被体罚。

和很多中国人一样,Michael过去自认与日本有著不共戴天的民族仇恨,并从小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他对日本的愤怒。 "我不会买任何日本的电器、车子,更谈不上去爱日本人。"他回忆说。

然而在大学期间,Michael通过校园团契听到福音认识神。主的大爱融化了他刚硬的心,使他无法抗拒神的呼召,与妻子、孩子一起到日本去宣教。

Michael在名古屋创建了基督圣经学院(Christ Bible Seminary),致力于在日本培养委身传福音的基督徒。他还建立教会、开办英文学校,深入服侍让他的父辈们深切痛恨的日本人。

「如果我只是简单地追逐世间的物质满足、名誉、我的常春藤名校可能会带给我的成、事业,或者延续父辈们积累下的仇恨冷漠的生活,撒旦该多么开心。如果讨厌和隔离就是我的反应,那说明我对福音的理解多么的肤浅。」他说。

"神藉著自己的爱子使天上地下所有的一切都与祂和好了。那我们作为基督的使者又该如何行呢?"Michael希望他的见证能给华人弟兄姊妹带来帮助。

Michael Oh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并于三一神学院获道学硕士学位。自2004年便参与洛桑运动的事奉,从2007年起成为董事会成员。他在去年3月1日接手洛桑执行主席的工作,6月份在南亚举行的洛桑世界领袖论坛(Lausanne Global Leadership Forum)上得到正式任命。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全球基督教的发展趋势中,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迹像,但并非所有趋势都值得庆贺。一份全球基督教状况报告揭示了一些严峻的现实,这应当激励基督徒更加热切地祷告,并坚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