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傳事工聯會5月份公佈「2010香港教會差遣的宣教士」統計結果簡報。統計資料顯示香港現有宣教士511人,在2010年新增了54位,離職的則有35位。
宣教士性別比例方面,中女性比男性多出約一倍,男女各佔65.9%及34.1%。除了未提供年齡資料的25位宣教士外,其餘平均年齡為45.8歲。
婚姻家庭狀況方面,已婚的宣教士男女各位約3成,但特別的是單身的宣教士比例懸殊:單身男性只有11位(2.2%),而單身女性則有173位之多(33.9%)。
在180個宣教士家庭中,61個宣教士家庭,即三分之一的家庭沒有子女,30個家庭育有一名子女,61個家庭有兩名子女,而育有3名子女的則有25個家庭。只有3個家庭育有4名或以上的子女。
差會在香港的宣教中發揮極重要的用。在511名宣教士中有450人經由差會差派,約佔總體人數的88%,其的61人經由教會堂會直接差派。
因著宣教工場的需要,宣教士的身份亦更多樣化。去年差出去的宣教士中有三分之二(338人)是專職宣教士,而帶職宣教者有101人,佔總體人數約兩成。其餘的包括支援同工(24人,佔總體4.7%)、短期宣教士(7人,佔總體1.4%)等。
2010年間442人(86.5%)在工場進行宣教活動,20人(3.9%)等候踏入工場,16人(3.1%)回差派處述職,8人(1.6%)執行本土任務,6人(1.2%)進修中,6人(1.2%)暫時離職,其餘13人則正在休假、暫留在港或身在海外其他地方。
最多香港宣教士被派到亞洲地區,共330人,佔64.6%,然後是歐洲(60人,11.7%)、非洲 (54人,10.6%)、中東(16人,3.1%)、中亞洲(14人,2.7%)、中南美洲(10人,2%)、大洋洲(9人,1.8%)、北美洲(3人,0.6%),而在福音船服侍的則有7人(1.4%)。
最多宣教士以華人為服侍對象,共216人(42.3%),177人(34.6%)服侍非華人,108人(21.1%)服侍多元羣體。
宣教士服侍的人羣中以信奉民間宗教的最多,207人(40.5%)事奉此羣體,其次是事奉佛教羣體的宣教士有203人(39.7%)、服侍伊斯蘭教的有171人(33.5%),然後依次為無神論(17.8%)、基督徒(11.7%)、精靈崇拜(6.7%)、印度教(3.7%)、天主教(3.5%)及其他宗教信仰羣體等。
宣教士所作的事工方面,最多是進行開荒佈道、牧養教會及植堂的工作,分別有273人(53.4%)、193人(37.8%)及176人(34.4%),其次是培訓領袖(33.9%)、語言學習 (25.8%)及進行社區發展(19.2%),再依次是學生教育(18%)、行政及推廣(16.4%)、神學教育(8.4%)、救援工作(7.4%)、醫療宣教(6.7%)、營商宣教(6.5%)、文字工作(4.5%)、識字教育(3.5%)、聖經翻譯(2.7%),還有少數的宣教士會對宣教士家庭關顧輔導工作、進修、戒賭/戒毒事工、輔導、宣教動員、媒體及電腦工作等不能盡述。
「2010香港教會差遣的宣教士」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差聯的會員差會、宗派及教會聯會的會員堂會,以及香港細胞小組教會宣教網絡。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