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全天候服侍吸毒者 戒毒牧师获台湾奉献奖

戒毒牧师三十年全天候服侍戒毒者获台湾奉献奖
戒毒牧师三十年全天候服侍戒毒者获台湾奉献奖

有台湾"戒毒牧师"之称的基督教晨曦会总干事刘民和牧师去年获第一届"堉璘台湾奉献奖",其戒毒村的日常生活将被拍成实纪。

镜头呈现戒毒村精神

由公益信托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及财团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会发起,邀请摄影家沈昭良、导演吴耀东深入戒毒村拍摄,镜头下戒毒村的日常生活、戒毒者的心声都折射出晨曦会的精神:"每一个人都可以无私的奉献"。

摄影家沈昭良指,为了呈现出戒毒村真实面貌,他三个月来走遍晨曦会在台湾南北的五个戒毒村(苗栗一村、苗栗二村、旗山、台东、屏东)捕捉村里沉静却充满力量的日常景与物,从而引发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

他指出,在村内看到一双拖鞋放在门帘下,让他联想到两层次的思考。一个人在开放式的戒毒村内可以穿上这拖鞋轻易逃离,但也可选择留下,这是决心的问题。第二个是重生,在戒毒村里准备好了,跨出去的下一步就是新的开始。此情此景成为了沈昭良镜头下的相作。

戒毒村情义重

导演吴耀东则贴身跟随拍摄刘民和牧师两个月,采访了四位来自晨曦会的戒毒成功者,从他们的生命故事体会出,当一个人经历过风浪磨练出扎实的生命。

吴耀东更称刘牧师是戒毒村的精神领袖,以谦卑、关怀、辅导引导学员,而不靠药物不收费,村内辅导员都是曾经吸毒的过来人,彼此之间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情谊,形成一股同侪的支持力量,这种力量"比起爱,更像是情义。"

戒毒男孩睡地板

奉献三十年服侍戒毒者的刘民和牧师在获奖后,接受台湾电视媒体访问时,说出戒毒村的日常事。

曾经是黑道老大,亦是毒瘾屡戒不掉,靠著福音信了主成功戒毒的刘牧师,1984年结婚一个月后与新婚妻子及江得力牧师一家五口来台展开福音戒毒事工。

他指,初来的时候甚么都没有,只住在小房间,他与妻子及江牧师等五人跪下祈祷,求有人来戒毒。晨曦会的办公室在中途宿舍隔邻,他就关心那些人有没有吵交,有时站在窗外等他们下班直至很晚,好像等孩子一样。

初时来戒毒的男孩都只是睡在地板上,他又关心大家有没有吵交打交,师母起初也不很习惯,怎么跟一堆青龙画虎的男生一起生活,而且他们已生了女儿,她就担起日常家务煮饭洗衫等。

24小时全天候关心戒毒者

黄家铭因吸食海洛英成瘾,1998年被家人送进晨曦会的台东戒毒村,现在成为晨曦会的同工。

他指,"当初自己割手自杀,因为吸毒到山穷水尽没有钱,对自己都没有希望,不知道怎样戒到毒,那时候家人将我整个人绑起来,但还是没有办法。"

另有其他的戒毒者都是跟他情况差不多,有些生意失败去吸毒,用尽方法都戒不掉。刘民和牧师接触他们,把福音带给他们,他们都回到戒毒村靠信耶稣戒毒,今天有戒毒者成为传道人,留在苗栗辅导村服务超过十年。

黄家铭又指,初时他非常不习惯戒毒村的生活,嚷著要离开,刘民和牧师就跑来关心他,24小时全天候的与他一起。

今天,黄家铭结婚,刘民和牧师还成为他们的证婚人。

"堉璘台湾奉献奖"成立目的在寻找"致力解决台湾社会问题、默默推动台湾进步"的杰出奉献者,刘民和牧师在台湾推动戒毒教育超过30年,开办晨曦会于全台创立戒毒村,辅导超过6,000多个案,更帮助许多戒毒者成为助人戒毒者,实践"每一个人都可以无私的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