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諾牧師應歐洲福
林牧師於9月21日回港,並與向本報記者暢談這次巡迴佈道的體會。他的最大的體會,是看到歐洲福音工場缺少工人,希望神興起新一代去做神的工作,並希望更多香港人也看到歐洲宣教的逼切需要。
對歐洲華人的三代的情況
林以諾牧師首先分享了他對歐洲華人的三代情況的體會。他説,第一代移民的廣東人已經「上岸」了,意思是他們的生意成與否已經定下來了,兒女也已長成了,他們再沒有以前拼搏工作的生活,開始放假和休息,所以開始有時間思想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他又説,因為他們過去從事
第三代的華人多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因為歐洲人的觀念是「職業無分貴賤」,尊重人及其職業,這與香港「先敬羅衣後敬人」的價值觀完全不同,因此他們有更多工作選擇。而近年來移民歐洲的人以絕大多數是操國語的中國大陸、台灣和越南的移民,其中以中國大陸的佔最多。但此族羣是非常的難進入的,而且福音需求很大。
歐洲行體會到教會的衰落
林以諾牧師這次歐洲之行,看到歐洲教會的衰落,他去的歐洲4個國家:英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中,不論在倫敦、伯明翰、曼城、巴黎、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安多芬等地,看到很多的教會已經關門:有的賣予百貨公司、有的已改建成娛樂場所。現實是:歐洲很多人不返教會,不信耶穌——這與很多人對歐洲是「基督教國家」的瞭解截然不同。
歐洲宣教工場的實況
林以諾牧師又説,歐洲的宣教工場的現實是工人缺乏,這在短期很難解決。他希望神興起更多當地年輕人來承擔這個使命。第二,對外來的宣教士來説,語言是一個問題因為。歐洲使用的語言很多,英語不是通用的,還有法語、荷蘭語、德文……他説,外來的宣教士沒有3、5、7年的時間是不行的。
他看到新一代懂得當地人的語言,熟悉歐洲人的生活——他們只要有神學裝備就可以了,因此他認為培育當地人成為傳福音者是最好路向。「我這次的聚會上能有從荷蘭來的聽眾,是因為有人翻譯給他們。」現在歐洲福音工場
佈道會中喜見人打開心田
對於這次的佈道會中歐洲人聽道的態度,林牧師説是「理想」:「他們當中有心田很好的人。」他説,佈道會中效果最差的地方是安多芬,聚會250人中150人不是基督徒,但只有1人決志。他説因為對於老華僑來説,舉手信主這個動作對他們來説非常困難。
「但感謝的是在聚會中,他們都非常認真地聽,聚會上沒有人中途離場或吸煙等等,這是非常少見的。」
而這次巡迴還有很多值得感謝的地方:「有人坐6個小時的車來,有人專程坐飛機來;有人是特地用年假來,也有人5年來都看我的VCD或上網聽我的講道。一個華人牧師在當地得到這樣熱烈的反應,真得非常感動。」
林以諾牧師又説,香港因為離中國大陸非常近,又與中國同胞「同聲同氣」,信徒多想到中國傳福音。他説希望香港信徒多支持歐洲宣教工作,不要忽略了歐洲福音的需要。
歐洲巡迴佈道會實況
9 月19日安多芬參加者約180 人,決志者1人
9 月18日比利時安德惠普安城真道教會參加者約120 人,決志者6人
9 月17日阿姆斯特丹參加者450 人,決志者15人
9 月17日鹿特丹荷蘭華人基督教會參加者約250 人,決志者8人
9 月16日巴黎東區華人浸信會參加者240人,決志者7人
9 月15日巴黎東區華人浸信會,參加者約200 人,決志者1人
9 月14日曼徹斯等,參加者約150 人,決志者14人
9 月14日Leeds,參加者約180 人,決志者5人
9 月13日伯明翰St. Louis Church,參加者約180 人,決志者14人
9 月12日敦以馬內利教會,參加者逾800 人,決志者30多人
香港林以諾牧師暢談歐洲巡迴佈道體會
反映歐洲宣教的逼切需求
Carol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