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下午1时22分,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据报导,她在家中轻生,家属发现时已无生命迹象,救护人员赶到后确认其死亡。士林地方检察署检察官于当日晚间公布初步检验结果,认定无他杀嫌疑,家属对死因无异议。
琼瑶在遗书中表示,她不愿忍受衰老和病痛的折磨,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离开,并希望亲友和读者不要为她的离世感到悲伤。在2024年4月20日,琼瑶曾在86岁生日当天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宣布将逐渐淡出社交平台,理由是身体状况不允许她继续频繁使用社交媒体。此外,2024年7月,琼瑶推出了她的最新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这部耗时七年的作品被称为她的封笔之作。
琼瑶女士是华语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也曾深刻影响了中国80年代的大学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化潮流。琼瑶的离世引发了文坛和影视界的广泛哀悼,许多与她合作过的演员和读者纷纷表达对她的怀念和敬意。
琼瑶女士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轻生离世反映了她的生死观和人生观。在台湾,由于法律明文禁止安乐死,任何医生或医疗机构若协助患者实施安乐死,则可能面临协助自杀的指控。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无人能够合法提供安乐死服务。这一法律限制使琼瑶只能通过自杀来完成她的生命告别。
此外,基于她的文学地位和个人影响力,她的轻生也足以引发社会上对自杀与安乐死的思考。关于她的选择,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赞赏,认为她的人生态度潇洒,敢于正视死亡,并以一种自认不会给家人带来困扰的方式离世。
华人知名牧者张伯笠明确表示不认同琼瑶结束生命的方式,并说琼瑶的自杀也引发了关于生命意义与结束方式的深刻讨论--自杀或安乐死是否可以被接受?
"琼瑶女士似乎也并不完全认同(自杀)这种选择,否则她不会在遗书中劝诫年轻人不要轻生、不要放弃生命。琼瑶在遗书中告诉年轻人要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坚持活到八、九十岁。"在其个人频道上,张伯笠评论道,"她的这段话表露出真诚,因为她回顾自己的一生,确实过得非常精彩。然而,正因如此,许多曾经活得精彩的人在面对衰老时,往往难以接受身体和生活状态的变化......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我认为生命的结束不应以自杀的方式实现,自然离世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作为一名牧师和基督徒,我坚信我们不应以自杀作为后人的榜样,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社会中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无论是艺术界、文学界还是政治界的人物,都应尽力树立积极的榜样。我个人反对自杀,并认为它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张牧师说。
张伯笠牧师表示,他反对自杀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基督徒和牧师,更因为在我信仰耶稣之前,我就已经反对自杀。事实上,张伯笠自己也曾经历过自杀的念头。1989年,他在逃亡中失去了几乎一切,那时他曾经想过放弃生命,结束一切。然而,后来他意识到,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都会给亲人带来深深的伤痛。例如,如果他选择跳井自杀,那整个村子将失去唯一的一口井,这样的自私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他选择割腕,那血腥的场面将给家人带来极大的震惊和痛苦,尤其是他的父母和孩子。自杀可能会在他的孩子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创伤,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从这种伤害中恢复过来。
"自杀不仅是一种极其可怕的选择,它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无法承受的痛苦。"张伯笠牧师说。
此外,圣经明确教导"不可杀人",张牧师表示:"不可杀人"这一命令明确包括自杀在内,因为生命是上帝赐予的,我们无法自行决定生死。
"我注意到,文学界和艺术界自杀的案例相对较多,因为这些人往往追求完美,认为人生应该达到某种理想状态。许多人不愿意面对衰老的过程,甚至不希望他人看到自己衰老的样子。"张牧师说。前些天,他在纽约探望了一位94岁的老人,尽管那位老师只会说温州话,不懂普通话或英文,但他每天都会唱自己熟悉的圣诗,心情愉悦,身体也十分健康,这让他感慨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自己决定生死。
中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曾指出,自杀不符合上帝的旨意。他认为,从造物主的角度来看,生命是上帝赐予的,因此我们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上帝。自杀等同于违抗上帝,侵犯了上帝的主权。历史上,教会甚至拒绝为自杀者举行葬礼,并将自杀未遂者驱逐出教会。
一些基督徒提出基督徒是否可以选择安乐死这一话题。张牧师表示,安乐死这一观念实际上是觉醒主义的毒素。今天的世界变化让人眼花缭乱,政治正确、觉醒主义和进步主义的潮流都在不断影响社会,包括安乐死的议题也是进步主义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归入觉醒主义的范畴。人们逐渐认为,不仅可以决定自己的性别,还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在西方尤其是民主国家,安乐死的讨论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话题。如果选择死亡方式,就等于取代了上帝的主权,违背了神的旨意。
一位观众留言表示,"琼瑶能够决定自己死法,值得佩服。"张牧师回应道,能决定自己死法的人不应被视为"得胜者",反而可能是人生的"失败者"。如果一个人选择自行决定死亡方式,就相当于代替上帝做主了。
对于老年人选择自杀,这种做法是对生命的轻视。八、九十岁的人,尽管身体可能不如年轻时那般健康,但仍然可以通过锻炼、保持积极心态来维持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去帮助他人。张伯笠建议,如果一个人年老之后感到无聊和孤单,最好的选择是投身于帮助别人。比如,琼瑶如果能够像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那样,老了以后去帮助他人,那么她的生命将更加媒体。事实上,中国也有一些基督徒艺人如袁立,她带头关注尘肺病人,自愿成为"大爱清尘"的志愿者;在美国,也有许多电影演员以慈善工作而闻名,他们在晚年将余生奉献给他人,特别是帮助孩子们和青少年,指导他们过上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