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派博細數講道的十重榮耀:傳道人為何雖苦卻蒙福

John Piper
約翰·派博 (John Piper)


「基督教講道是一種榮耀的特權。」這是牧者、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幾十年講道與牧養生涯的深切體會。他列舉了十個理由,説明為什麼在講道中持之以恆可以使講道人得到極大的特權。

以下內容是約翰·派博在渴慕神事工網站所分享的基督教講道的十大特權:

我想給你十個理由,説明為什麼在基督教講道中持之以恆——也就是「釋經頌贊」(expository exultation)——是一項極大的特權。我所説的「特權」,指的是字典中直接的定義:「某人所享有的、超越大多數人所擁有的好處。」但我不想把這種特權誇大其詞,免得落入耶穌責備那七十二位門徒時的情境。你還記得他們興奮地回來,對耶穌説他們有權柄使鬼服從他們,覺得這是種特權嗎?耶穌怎麼説的?「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字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10:20)

1980年,我剛成為牧師時第一次去醫院探訪病人,是去看我們教會一位年邁的長者。他正在病中彌留,過去二十年裡一直照顧癱瘓的妻子。這是我們第一次(我想也是最後一次)見面。他伸出手,握住這個年輕牧師的手説:「牧師,世上最偉大的事,就是得救。」是的,阿們。

所以,從你講台上傳出的主要信息,不應只是「我能成為你們的牧師,真是太激動了!」(雖然這話也很好),而應是:「我得救了,真是太喜樂了!」然後,你的會眾會觀察你,不只是看你作為牧師的樣子,更是看一個得救之人,如何活出因得救而喜樂的生命。

「我實在告訴你們,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馬太福音11:11)

牧者們,世上最偉大的事,是得救。然而,這並不是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我講的是講道的特權——確實,是極大的特權。

預備信息的方式

我預備這篇信息的方式是這樣的:在一段禱告的時間裡,我向神呼求智慧、忠心與果效。禱告完後,我坐到書桌前,把一張空白的A4紙對折,放在桌上,拿起一支0.5毫米的自動鉛筆(我在亞馬遜上一打一打地買),在紙的頂部寫下「講道的特權」幾個字。沒過幾分鐘,這半頁紙就會寫滿各種想法,我通常需要寫上五六張這樣的紙。

我在電腦上打開聖經(我用 Logos 軟件),左邊是英文標準版(ESV),右邊是原文。我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聖經中哪裡提到了講道是一種特權?第二,在我過去五十年的講道經驗中,哪些事情確實證明瞭講道的特權?這兩個問題在腦海中來回交替地運行。並沒有先解經、再經驗這樣整齊的順序;那半張紙成了我記錄經文啟示和個人經歷中各種想法的收集地。

當我讀到一段經文,描述了某種特權,我就會問:「這在我的經歷中也成真了嗎?」而當我想到一些在講道中特別寶貴的經歷,我又會檢驗它:「聖經裡有這方面的依據嗎?還是我偏離了真理?」我希望自己所説的一切,都有聖經的先例與權柄為依據。我也鼓勵你,在預備講章時,將解經與經驗交替運用。

我認為,在講道時試圖將上帝在我生命中五十年的工作撇開一邊,專注於某段經文,這是不現實的——甚至是有害的。真正重要的,不是先有解經還是先有經驗,而是:誰在掌控你的信息?是上帝的話語,還是你的經驗?不過,當你的解經過程充滿真實生命的經歷、而你的經歷又接受扎實解經的檢驗時,所帶出的洞見,實在令人驚嘆!

好了,接下來我要分享的是:基督教講道所擁有的特權。

1. 沉浸在神的話語中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它使我們沉浸在至高無上、極其寶貴、又極其喜樂的神的話語中。

講道人擁有一個極其寶貴的特權,就是他可以靠著生活在神所默示、無限寶貴、滿有喜樂的聖經話語中來謀生。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 3:16)

「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篇 19:9–10)

「你口中的訓言與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詩篇 119:72)

「所以我愛你的命令,勝於金子,更勝於精金。」(詩篇 119:127)

「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篇 119:103)

「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約伯記 23:12)

我記得,1974年我第一次在伯特利學院任教聖經課,當時年薪是10,500美元。我拿著合同給妻子看,説:「他們付我薪水。他們付我薪水,讓我研究聖經,並告訴別人我看到的內容。」

六年後,我辭去了教職,成為伯利恆浸信會的牧師。1980年7月13日,我在第一次主日晚上的講道中引用了申命記第32章摩西的話:

「你們要將我所警戒你們的話存在心內……因為這不是虛空與無益的事,乃是你們的生命。」(申命記 32:46–47)

神的話語比金子更寶貴,比蜜更甘甜,是我們的生命。「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 4:4)耶穌説:「我對你們所説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翰福音 6:63)——一個人能以「在神話語的海洋中暢遊」作為一生的呼召,這是何等的特權!

2. 在喂養中得喂養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神會喂養那些喂養祂百姓的人。

祂賜給講道人屬靈的洞察力和智慧,使我們能夠完成祂的呼召。

「[神]將各樣的智慧聰明,充充足足地賞給我們,都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以弗所書 1:8–9)

基督徒講道人聽到主説「你們給他們吃吧」的次數有多少?而我們的回應往往是:「我除了這點小食——五個餅,兩條魚——什麼也沒有。在這麼多人面前,這能算什麼?」但耶穌卻説:「把它給我。」祂觸摸它,賜福它,用你微小的獻上行了神跡。等到那天結束時,有十二籃的剩食——為每一位空空如也、無助的講道人預備的(馬太福音 14:20–21)。弟兄們,這是真的。我見證,五十年來,每當我喂養主的羊羣,主耶穌從未停止喂養我。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鬥,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加福音 6:38)

當神呼召我從學術界轉向牧養事工時,我內心經歷了長久的掙扎。決定性的那個夜晚是1979年10月14日,接近午夜,我在日記中寫下自己認為將要失去的東西。以下是一些片段:

我將失去教書時任務單一、日程清晰的生活節奏。我的時間將不再屬於自己。

我將失去安靜不受打擾的長時間學習,因為羊羣的需要總是難以預料。

我將失去書房的寧靜,要用許多在路上往返醫院和家庭探訪的時間來替代。

我將失去與神學同工們的思想交流,而換來的是為飢餓的靈魂耗盡的服事。

換句話説,我擔心在牧會的壓力之下,神不會再賜給我智慧、洞見和祂話語的榮耀。然而,我大錯特錯。我相信神喜悦將解經上的突破、榮耀的亮光、所羅門式的智慧、先知性的恩賜、能感染人的情感,以及更新鮮有力的表達,賜給那些把自己「五餅二魚」交在祂手中的迫切牧者。神會喂養那些喂養祂羊羣的講道人。

3. 被聖靈與真理充滿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它催逼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被聖靈和真理充滿。

你並不總能選擇自己講道的時間。這種不確定性本身就是一種特權,因為它迫使你時時被神的話語充滿。而能夠時時被神的話充滿,是何等的祝福!「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摩太後書 4:2)——也就是説,無論你預期要講道,還是在意料之外的時候,都要預備好。

1980年,我剛剛開始牧會,這是我在教會的第一年。Rollin Erickson 是我們教會中最受敬重的長者之一,他曾是當初聘請我來的甄選委員會成員,對我一直非常有耐心,也滿有慈愛。一天,我接到電話,説他的妻子突發心髒病,正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我立刻跳進車裡,心想我很快就能趕到。因為太匆忙,我竟然忘了隨身帶那本小型手持聖經。

當我走進候診室時,大約有十來個人。Delores 正在手術中。Rollin 轉向我説:「牧師,給我們一點屬靈的話語。」我腦中一片空白,只能結結巴巴地做了一個禱告。

那天下午我回到家,滿心羞愧,跪在禱告凳前,對主説:「主啊,對不起。這種事不會再發生。」於是我開始背誦詩篇第46篇: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澎湃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外邦喧嚷,列國動搖;神發聲,地便融化。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看他使地怎樣荒涼。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他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 46:1–11)

後來,我又因為同樣的緣故背誦了羅馬書第八章。沒有哪場危機,是羅馬書第八章不能提供幫助的。你以為我在醫院裡與 Rollin 的那次經歷對我不是祝福嗎?那種壓力——那種蒙福的壓力——促使我們在不得時的時候也要預備好,這對基督教講道人來説,是何等大的特權!

4. 為喜樂而受差遣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它要求我們甘心樂意地為人們在神裡面的喜樂而努力。

「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而是與你們同工,使你們喜樂。⋯⋯我若叫你們憂愁,除了我叫他憂愁的人以外,又有誰叫我快樂呢?我正寫了那信,為要我來的時候不至於憂愁;這是我本應當歡喜的。我深信你們眾人都以我的喜樂為自己的喜樂。」(哥林多後書 1:24;2:2–3)

他們的喜樂就是他的喜樂;而他的喜樂也成了他們的喜樂。這正是基督徒之愛的意義。愛,是要讓所愛之人沉醉於那至高無上、永遠滿足的良善裡——就是神自己。多麼榮耀的特權啊:牧師的人生使命就是引導他的會眾在神裡得著滿足的幸福,即便這會讓他付上極大的代價——正如保羅所經歷的,他説:「在一切患難中,我格外地充滿安慰,越發喜樂。」(哥林多後書 7:4)

「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你們要使他們交賬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因為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希伯來書 13:17)

如果我們願意真正成為對人有益的牧人,我們自己必須先在追求他們屬神的喜樂中喜樂。這項呼召,是幸福而榮耀的特權。

5. 為救恩而被動員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通過它,我們成為神永恆救恩的器皿。

以弗所書 2章5節説:「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是的,是神拯救人。是神使人重生。是神賜下信心。但祂是借著傳道者來完成這一切的。

「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哥林多前書 9:22)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馬書 10:13–14,17)

「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哥林多前書 3:6)

「智慧人的法則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言 13:14)

忠心講解神話語的傳道人能帶來罪人的得救,也能帶領他們平安歸回永恆的生命。這講道不僅能使人悔改歸主,還能在未來的歲月中保守他們不至於信仰觸礁、沉船。

Jerry Halderson 原本不是信徒。他五十多歲時,每個主日都會陪著他信主的妻子來教會聚會,就坐在第一排,在我正前方。每次我主持聖餐、解釋説「不信主的人不可領受這寶貴的餅和杯」時,我們的目光都會對上。他從未動過一次餅杯。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他在門口握住我的手説:「我們得談談。」那是一個禱告會後的星期三晚上,我們見面了,他所有的抗拒全然瓦解。他信了主。幾個星期後我為他施洗。接下來的那一年,他心髒病發作離世。他的妻子 Beryl,直到她去世前,都滿心感恩地感謝神,也感謝我這個講道的人——感謝她的丈夫願意聽道,直到再也無法抗拒神的恩典。

我曾問我父親——一位全職佈道家,也是我所認識最喜樂的人:「爸爸,怎樣才能在耶穌裡一直喜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説:「帶領人歸向基督。」信道是從聽道來的。這就是基督教傳道人的偉大特權。

6. 為堅固信心而被設立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借著講道,我們在創傷與失落中堅固聖徒的信心。

永恆的保障是一個羣體的工程。「因為他所預定的人,他也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他也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他也叫他們得榮耀。」(羅馬書 8:30)凡被呼召進入他兒子團契的人,沒有一個會失落。他所召的人,必定保守到底。但神不是自動地保守他們,而是透過話語的事工來完成這項保守。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希伯來書 3:12–14)

無論是每日彼此勸勉,還是每週主日講道,我們都成為神用來堅固聖徒信心的工具。「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以賽亞書 50:4)「要存温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各書 1:21)「我為選民凡事都能忍耐,為要叫他們也得著那在基督耶穌裡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提摩太後書 2:10)

神的選民會得著永遠的榮耀,但這一切是借著神話語的事工實現的。你每一次忠心的講道,都是在救恩中堅固聖徒。每一次忠心的講道,都是一篇「救恩的講道」。

當一位年輕的母親,在你的牧養下聽道十年,生下一個殘疾的孩子——孩子永遠無法行走,智力也無法超過三歲——她在一年後找到你,説:「牧師,如果不是你這些年教導我神是掌權的,並在我們的一切憂傷中有美意,我恐怕早就瘋了。」那時你才真正體會這項特權的甘甜。我們可以講出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神如何藉著講道,保守他百姓的信心不失落。

7. 經由受苦而得印證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它所帶來的苦難,是忠心的見證,是真實的印記,也是通往神更深之路的途徑。

「他們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為被算配為這名受辱。」(使徒行傳 5:41)

「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彼得前書 4:14)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馬太福音 5:11–12)

「家主若被稱為別西蔔,何況他家裡的人呢?」(馬太福音 10:25)

忠心的講道必然會受到攻擊。而在受苦的風暴中,你仍有權柄宣告説:「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哥林多後書 1:6)以及:「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以弗所書 3:13)

8. 被召喚去發出呼召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借著它,我們催促人們投身基督的事工與宣教。

莊稼的主差派工人,是因為我們禱告,也是因為我們傳道(馬太福音 9:38)。保羅對羅馬教會説: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聽見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羅馬書 15:20–21)

難道不令人驚訝嗎?保羅沒有將他特別的呼召追溯到大馬士革路上的異像,而是追溯到以賽亞書52章15節。這就是神慣常的方式——使人完全轉變人生方向,投身全職事奉。他們坐在神話語的事工之下,某些無法解釋的事發生了:主的話語紮根、生長,最終變成不可抗拒的呼召,引領他們走上終身事奉之路。

這正是我自己的經歷——1966年夏天,我躺在醫院的病牀上,聽著哈羅德·約翰·奧肯加在惠頓學院禮堂講道。那時,我裡面一切的聲音——未經邀請、出乎意料、無法遏止——都在説:「我也想像他那樣講解聖經。」那次講道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方向。這份渴望至今仍未熄滅,近六十年如一日。將你自己完全獻給神話語的講道吧,你生命的漣漪效應將無法估量。這是一項何等大的特權。

9. 得著不朽的榮耀冠冕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它將帶來那不朽的榮耀冠冕。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羣羊,按著神的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羣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得前書 5:2–4)

「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但以理書 12:3)

如果你忠心地為會眾擺上屬靈的豐盛筵席,一週又一週,但他們毫無感恩之心,那麼耶穌在路加福音 14:14 的話正是對你説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 4:17)講道的最大特權,不是在今生得著,而是在來世——當大牧人親自把榮耀的冠冕戴在我們頭上之時。

10. 被設立為不配的僕人

基督教講道是一項極大的特權,因為我們本是不配得這職分的。

「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以弗所書 3:8)

保羅自覺不配是有充分理由的。你也是。我也是。當我回顧少年時期的愚昧——焦慮、孤獨、情慾、謊言、自我中心——我還能説什麼?只能説:「我信靠主權的恩典。」恩上加恩傾倒在我身上,從未止息。「栽種的和澆灌的都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哥林多前書 3:7)所以我和使徒保羅一同説,你也和使徒保羅一同説:

「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摩太前書 1:14, 16)

弟兄們,若你因基督講道的呼召而深感不配,就讓這感受加深你對這特權的喜樂——這偉大且滿有恩典的特權:成為一位基督的傳道人。

(資料來源:渴慕神事工網站)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