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巨人遇心靈危機 感慨金錢買不來幸福

因遭遇心靈危機而閉門反思逾一年之久的中國IT巨人張朝陽近日出關説出語驚四座的話,「錢多錢少和幸福無關。」這句過來人的肺腑之言刺醒了紙醉金迷的國人。

中國著名互聯網公司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日前接受《楊瀾訪談錄》專訪時首度披露外表風光無限的自己,其實內心正遭遇非常嚴重的心靈危機。

張朝陽在訪談表示,2012年他被突如其來的焦慮、抑鬱、恐懼折磨後,開始深入反思人生的意義,同時認真檢討過去錯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張朝陽回憶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用「有錢有有名的第一人」來形容自己。他認為自己有錢而且是陽光財富,又受過良好的教育,處於新興產業,是將互聯網帶進中國的第一人。

被媒體捧上天的張朝陽滋養了虛榮和自我膨脹的心態。雖然他表面上謙和友善,但內心卻狂妄自大。

然而,大約2年前開始,張朝陽發現自己的精神出問題了,並導致他工作時總是出於忐忑不安的狀態,同時還伴隨著孤獨、焦慮、抑鬱,精神上常常處於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之中。

備受精神煎熬的張朝陽放下手頭的工作,飛到美國找心理醫生求助,同時還大量閲讀心理精神類書籍,甚至還嘗試在東方哲學中尋找自己焦慮的原因,他正所謂是有病亂投醫。

正當2012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羣雄逐鹿、硝煙四起之際,張朝陽決定遠離企業管理和公眾視線,一個人閉門反思。今年初,張朝陽又重新回到公眾視野。

如今,張朝陽藉著楊瀾訪談的機會分享自己閉門期間悟出的人生哲理。他掏心肺腑的説,「以前我曾經認為,越有錢,越有名氣,就越幸福。但是經過這兩年的閉關,我認為錢多不是幸福的保證,錢多少跟幸福沒關係。我這麼有錢,卻這麼痛苦。越有錢、越成如果沒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讓你陷入精神的痛苦。」

張朝陽又説自己閉關後更加懂得謙遜待人,「以前我曾認為別人接近我都是有目的的,很少理睬那些主動接近我的人。現在我徹底變了,生命中每一分鐘都是很有意義的,那一時刻遇到那個人跟你説話,一定是有意義的,他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被無數人視為偶像的張朝陽的心路歷程對紙醉金迷的中國社會具有正面的意義。其實不僅是張朝陽,還有阿里巴巴總舵手馬雲、名導馮小剛、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等各界名人都看見富裕中國背後存在心靈危機的隱患。為此,他們在尋找信仰,苦苦追尋平安與喜樂……

信仰的答案在哪裡?永恆的平安與喜樂何處尋?另外,張朝陽的幸福觀只答對了一半;不錯,金錢換不來幸福,可是真正的幸福何處有?張朝陽在哪裡可以找到幸福呢?

在北美華人教界中,不少牧師在佈道會都講出了答案。遠志明牧師去年在紐約佈道時就指出,「人要活得精彩,一定要相信耶穌。因為耶穌是人類的救主,讓人出死入生,脱離罪惡的轄制,成為人真正的倚靠。人只有接受耶穌,才能品嘗幸福的味道。」

遠牧師最近在他的新浪微博有感而發,「在永生神的眼裏,一個人若不認識祂,即使認識了全部人類歷史、科學和哲學知識,也是可憐的瞎子;一個人若喪失了靈魂,即使掌握了全世界的財富、名聲和權力,也是可憐的窮人;一個人若沒有永生的盼望,即使一輩子美麗、健康、長命百歲,也是可憐的死人。」

這些牧者的信息對張朝陽非常受用。此外,從另一方面來看,很多基督徒企業家的見證也表明耶穌是他們人生強有力的後盾,無論遭遇各樣的患難困苦,耶穌賜給人永恆的平安和喜樂。例如台灣HTC掌門人王雪紅,中國飲業巨頭馮凱等。

總之,對於華人牧師而言,張朝陽的人生反思成為他們佈道用的新參考材料;而對張朝陽來講,他若要根本解決自己的心靈危機,抓住真正的幸福,就一定要認識耶穌。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