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六七暴动五十年,当年暴动被视为中国文化大革命在香港的延展,以推翻港英殖民地政府为斗争目标,是战后香港社会面对最严峻的政治危机。
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宗文社)、基督教研究中心及中国基督教史学会于11月27日举办"宗文社60周年社庆"公开讲座,讲员为宗文社社长邢福增教授,主题为"动荡时代的挑战:六七暴动与香港基督教",探讨暴动对香港基督教的冲击,及香港教会对事件的回应与反思。
红色风暴对香港基督教的冲击
邢教授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传统的思维:"宗教斗争在群众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要开展政治斗争时就会相应在宗教方面开展斗争。特别如果政治牵涉帝国主义,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更成为焦点。"
他举例20世纪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及50年代的"基督教控诉运动"均是配合反帝国主义斗争的运动。中共在六七暴动的基督教战线中,主要运用报章及学校作为对抗基督教的工具。
邢教授指出,左派报章《大公报》自建报以来从没有批评过基督教,但在1967年突然出现舆论文宣。例如5月26日批评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指其宣传为"所谓西方文明,毒害中国人思想"。邢教授说:"他们藉著这些文章作为第一波宣传,直指基督教是侵略中国的工具,是一种文化的侵略。"
中共亦以学生斗争为主要战线,支持中共的地下人员渗入各类型的学校包括教会学校,鼓动学生组织斗委会反对基督教。邢教授解释:"他们发声明骂教会及港英政府,又在学校散发传单及贴标语,甚至燃点爆竹。反对者藉学生行为指控学校『利用宗教害人』。"但他强调中共没有直接针对教会,只是利用报章及学生反对基督教。
基督教、 天主教教会持不同态度回应暴动
邢教授指面对暴乱行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教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回应。基督教以间接或回避的态度回应暴动:"他们从劳资纠纷的角度为切入点,既关心劳资双方,亦关注青年的需要,对港英政府亦表示支持。他们认为暴动是因为人有罪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要解决罪性。"
"至于天主教,他们直接在《公教报》合共发表12篇社论批评暴动分子,批评左倾分子企图『破坏本港法治制度』。"他指出,天主教香港教区是唯一公开作出有关评论者。
教会在六七暴动后的多方面反思
邢教授引用当时路德会传教士潘文熙(Manfred Berndt)的话:"教会在预备争取公义方面常常错失时机。"教会倾向忽视问题存在。然而在暴动后,尤其圣公会及中华基督教会作出全面反思,包括灵性反思、社会改革与教会、教会学校教育、年青人对身份迷失、教会配合殖民地政府政策。
灵性反思:在信德和爱德方面,教会面对恶劣环境,应要有信心转危为机;同时面对仇恨,应要爱仇敌。
社会改革与教会:教会意识到当时社会存在根本问题,于是开始投入更多社区工作,例如基督教工业委员会在1967年介入劳资双方的争端,帮助工人斡旋劳资问题。
教会学校教育:当时不少教会名校的学生牵涉暴动,圣公会在1968年题为《再思香港教育》报告反思香港教会办学目的。拔萃男校郭慎墀校长 (Sidney James Lowcock)从暴动中,反思教育应帮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贫困者的需要。
香港前途及青年人对身份迷失: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总干事汪彼得发现,触发青少年带领是次暴动的原因乃因他们被学校的升班制度排挤,对前途迷惘。另一方面,青少年对于香港有归属感,但没有平台参与香港事务,内心非常痛苦。教会由此反思应给予青少年更多服务的机会作人生领导,让他们怀著使命服务香港。
教会配合殖民地政府政策:在六七暴动中,教会已表态支持殖民政府,配合政府殖民政策,对"繁荣稳定"为大前提的发展起深化作用,教会与政府成为伙伴关系。
最后,邢教授指出,五十年后的今天,教会的角色及反思仍在继续,他鼓励大家反思教会在现今世代的定位及发挥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