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六七暴動五十年,當年暴動被視為中國文化大革命在香港的延展,以推翻港英殖民地政府為鬥爭目標,是戰後香港社會面對最嚴峻的政治危機。
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宗文社)、基督教研究中心及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於11月27日舉辦「宗文社60週年社慶」公開講座,講員為宗文社社長邢福增教授,主題為「動盪時代的挑戰:六七暴動與香港基督教」,探討暴動對香港基督教的衝擊,及香港教會對事件的回應與反思。
紅色風暴對香港基督教的衝擊
邢教授分析中國共產黨在鬥爭中傳統的思維:「宗教鬥爭在羣眾鬥爭中扮演重要角色。要開展政治鬥爭時就會相應在宗教方面開展鬥爭。特別如果政治牽涉帝國主義,基督教作為西方宗教更成為焦點。」
他舉例20世紀20年代的「非基督教運動」及50年代的「基督教控訴運動」均是配合反帝國主義鬥爭的運動。中共在六七暴動的基督教戰線中,主要運用報章及學校作為對抗基督教的工具。
邢教授指出,左派報章《大公報》自建報以來從沒有批評過基督教,但在1967年突然出現輿論文宣。例如5月26日批評美國傳教士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指其宣傳為「所謂西方文明,毒害中國人思想」。邢教授説:「他們藉著這些文章作為第一波宣傳,直指基督教是侵略中國的工具,是一種文化的侵略。」
中共亦以學生鬥爭為主要戰線,支持中共的地下人員滲入各類型的學校包括教會學校,鼓動學生組織鬥委會反對基督教。邢教授解釋:「他們發聲明罵教會及港英政府,又在學校散發傳單及貼標語,甚至燃點爆竹。反對者藉學生行為指控學校『利用宗教害人』。」但他強調中共沒有直接針對教會,只是利用報章及學生反對基督教。
基督教、 天主教教會持不同態度回應暴動
邢教授指面對暴亂行為,天主教和基督教教會採取不同的態度來回應。基督教以間接或迴避的態度回應暴動:「他們從勞資糾紛的角度為切入點,既關心勞資雙方,亦關注青年的需要,對港英政府亦表示支持。他們認為暴動是因為人有罪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先要解決罪性。」
「至於天主教,他們直接在《公教報》合共發表12篇社論批評暴動分子,批評左傾分子企圖『破壞本港法治制度』。」他指出,天主教香港教區是唯一公開作出有關評論者。
教會在六七暴動後的多方面反思
邢教授引用當時路德會傳教士潘文熙(Manfred Berndt)的話:「教會在預備爭取公義方面常常錯失時機。」教會傾向忽視問題存在。然而在暴動後,尤其聖公會及中華基督教會作出全面反思,包括靈性反思、社會改革與教會、教會學校教育、年青人對身份迷失、教會配合殖民地政府政策。
靈性反思:在信德和愛德方面,教會面對惡劣環境,應要有信心轉危為機;同時面對仇恨,應要愛仇敵。
社會改革與教會:教會意識到當時社會存在根本問題,於是開始投入更多社區工作,例如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在1967年介入勞資雙方的爭端,幫助工人斡旋勞資問題。
教會學校教育:當時不少教會名校的學生牽涉暴動,聖公會在1968年題為《再思香港教育》報告反思香港教會辦學目的。拔萃男校郭慎墀校長 (Sidney James Lowcock)從暴動中,反思教育應幫助學生走入社會,瞭解社會貧困者的需要。
香港前途及青年人對身份迷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總幹事汪彼得發現,觸發青少年帶領是次暴動的原因乃因他們被學校的升班制度排擠,對前途迷惘。另一方面,青少年對於香港有歸屬感,但沒有平台參與香港事務,內心非常痛苦。教會由此反思應給予青少年更多服務的機會作人生領導,讓他們懷著使命服務香港。
教會配合殖民地政府政策:在六七暴動中,教會已表態支持殖民政府,配合政府殖民政策,對「繁榮穩定」為大前提的發展起深化作用,教會與政府成為夥伴關係。
最後,邢教授指出,五十年後的今天,教會的角色及反思仍在繼續,他鼓勵大家反思教會在現今世代的定位及發揮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