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视"龙"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代传说中有不少龙的传说。中国民族更自称为"龙的传人"。但一些华人基督徒则对"龙"有所忌讳,这是由于《圣经》中的"龙"被描绘为撒旦的象征之故。
《圣经》中亦有提到"龙",著名的经文出于启示录12章9节:"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因此华人教会对"龙"出现了不成文的禁忌。近日有教牧撰文探讨教内的一些"恐『龙』现象",讨论基督徒对"龙"可采取的看法和取态。
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撰文指出,一些基要主义与灵恩人士对圣经中"龙"的意思存有成见,甚至将之"妖魔化",如美国有千禧主义者过度字面理解了启示录12章的经文,将龙作为基督徒敌对的对象,坚拒一切带有龙的象征或符号的物品。华人教会受之影响亦出现"恐『龙』"现象,例如教会不接受舞龙、不敢唱《龙的传人》,更甚者在酒楼聚时亦要将有龙图案的雕塑遮盖等。
但他认为这是对"龙"的过度解读。他指出《圣经》中的"龙"的希伯来原文 “Tanniyn” 本身有多个译法,有的译本译作"大鱼"、"鳄鱼"不等,甚至在诗篇148中的“Tanniyn”在内的一切生命都要赞美耶和华。
除此以外,中国文化中的"龙"也有正面意思,如"龙马精神"、"人中龙凤"等,他认为不必全盘接受西方对"龙"的迷信,并从而对"龙"加以抵抗。他更鼓励信徒可以以平常心去看与"龙"有关的文化和传统,无需立志与龙为敌。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