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東正教——從東正教看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差異

min_20050823_min_20050822_pic3.
左:東正教的神職人員。右:東正教的十字架通常有三塊橫木。
原來:東正教的十字架通常有三塊橫木、東正教只许男性擔任神職人員……東正教在什麽歷史背景下出現?東正教與天主教有什麽不同?8月18日晚上,華人基督教聯會在聯會的教牧中心舉辦了「承先啟後~東正教對基督教之影響」講座,30多位人士齊齊認識東正教,講座由曾繼才牧師主講。

東正教與基督教

「東正教」,或稱東方正教,是廣義的基督教分支中的一個派別,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是與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

早期的基督教在西元1054年發生了基督教大分裂,基督教會從這時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並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裏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

避免張冠李戴,認清天主教和東正教

曾牧師表示,由於羅馬天主教比較接近東正教,故通過比較天主教與更正教,有助於認識東正教,不會張冠李戴。他從以下角度講解了從東正教的角度看兩教的異同:

東正教強調信仰的超性:天主教有倚賴哲學和理性裏來做神學,甚至相信人的理性有一天可以窺見上主真體;東正教拒絕理性主義,相信除非神説出來,人不能憑理性認識祂。

東正教強調聖傳的一貫:天主教在19世界發展了「教義發展」理論,認爲基督留給教會的,只是信仰的種子,它要在日後才漸成長;東正教相信基督的教導從不改變,所以從第一世紀、第十世紀到第二十世紀的東正教教會均沒有改變。

東正教強調救贖是人的神化:天主教理解的救贖是「基督是神的公義的滿足」;東正教認爲基督捨命做多人的贖價,祂把贖金交予掌死權的和把守墳塋的魔鬼,人類得到救贖,自此,人類變成好像神一樣跟神永遠生活下去。

東正教強調主教與教會的一體:天主教認爲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理,他代表全教會發言時,聖靈會保守他不會犯錯誤;教區是教會的一部分,教區合起來是基督在地上的身體。東正教認爲,天主教這樣的説法就是教宗和地方主教均是一個身體的「兩個頭」,但一個身體不可能有兩個頭。他們教認爲在地區或地方管治上,主教們是平等的,主教是基督活現的圖像,在一個教區,主教和羣羊構成教會。對於東正教來説,教會的必要條件是主教和聖 是使徒傳承的信仰。

東正教看聖典爲了聖化:天主教看聖典是法典,用以處理人倫和保障人權;東正教看聖典是操練,爲了產生聖潔。

東正教的聖典趨向神秘: 天主教區分了聖禮的實體和可見元素,東正教沒有這兩種劃分。東正教認爲藉著聖靈的呼召,聖禮中的餅、酒、水等物質均被恩典充滿。東正教的聖浸禮是全身浸入,奉父、子、聖靈的名浸入三次,天主教是灑水。

東正教強調禁慾爭戰:天主教認爲世人要承受亞當夏娃的原罪;東正教不定原罪的遺傳。天主教認爲基督的死是因爲贖人的罪,東正教認爲是因爲要勝過魔鬼和它的死權。天主教認爲神職人員要守獨身,東正教除了主教外,其它神職人員可以結婚。東正教認爲天主教放棄了中世紀的遺產,越來越世俗化。

東正教沒有馬利亞的原罪問題:東正教和天主教都認爲聖母是天主之母,終身童貞、已昇天、為衆人代求。但東正教反對教宗在1854年頒佈的「始胎無染原罪教義」,因爲東正教不認爲馬利亞繼承了亞當的原罪,所以不需要這條教義。

東正教看聖像多於藝術品:聖像反映了兩教不同的恩典觀。兩教均有聖像,東正教認爲聖像不只是藝術品,聖像人物不只是完美的人,是神化了的人。天主教相信恩典是爲了圓滿自然,所以聖像被立體化,但東正教的聖像多是平面的圖畫。天主教的聖像通常只屬提醒和裝飾;東正教會親吻聖像,表示對聖像所代表的人物的尊敬,但他們不認爲這是敬拜,也不認爲聖像是偶像。

東正教沒有煉獄:天主教認爲有一個煉獄,又相信聖徒有一個德庫;東正教認爲所有人都有去陰間(有極少數例外),等候審判之日。

此次講座是為將於9月19日至10月1日之「東歐教會考察團」作準備,團友將在13天裡走訪歐洲匈牙利、奧地利、捷克、德國、俄羅斯和莫斯科進行考察,共30多人參加。此考察團為聯會90週年紀念活動之一。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