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統計學兼流行病學家勞倫斯·梅耶爾博士(Dr. Lawrence S. Mayer)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的傑出教授保羅·麥克霍博士(Dr. Paul R. McHugh)在《新大西洲》(The New Atlantis)聯合出版報告,打破非異性戀者(LGBT)長久擁護的偽科學論證。
報告總結了200宗病例研究,梅耶爾和麥克霍將生物學、心理和社會數據整合在一起,以更全面的角度及數據進行研究。重點關注同性戀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性別認知障礙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報告共有三部份,以下是報告首兩部份簡介:
報告的第一部分討論性取向。報告解釋,性取向是人類生物學上不可改變的。該研究進一步顯示,雖然「生物因素如基因和荷爾蒙與性行為和性吸引力有關,但人類性取向和生物因素沒有有力的因果生物學解釋。雖然研究人員已經確定同性戀和異性戀被研究者之間的大腦結構和大腦活動有著微小差異,但是這些神經生物學結果並不能證明這些差異是天生的還是由環境和心理因素等後天因素造成的。」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80%的男性青少年曾對自己的性特質/性慾感到迷茫,然而一旦達到成年,同性戀吸引力就不再出現。另一方面案例研究進一步顯示,同性戀者童年受到性虐待的可能性比異性戀者高出兩倍。
報告的第二部分討論同性戀者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和社會壓力。這表明,非異性戀人口處於較高各種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水平。焦慮症患者中同性戀人口約佔1.5倍左右;患有抑鬱症者的自殺風險是平常人的兩倍及2.5倍。這些數據對於變性者來説更為高危:41%的人有自殺傾向,而美國普遍自殺傾向的比例低於5%。
這項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性別認同問題。「前提是性別認同是天生的;獨立於生物性別的- 一個人可能是『被困在一個女人身上的男人或被困在一個男人的身上的女人』 ——未能通過科學驗證」。
與媒體經常宣傳的相反,只有0.6%的美國成年人認為性別無需符合其生理性別。基於腦結構與性別認知是無相關性,因此,一個人的性別認知/希望變性是沒有神經生物學基礎支持。此處相關數據也令人沮喪:接受變性手術的成年人自殺率比一般人高五倍。此外「沒有證據表明,應鼓勵所有表達性別非典型思想或行為的兒童成為變性者。」
最後作者在報告提供一個謹慎的總結,並提供他們研究所得,由許多最嚴格的研究結果結集而成最新的解釋。他們的研究包括在簡介中所述的參考了多個學科的大量科學文獻。 但由於有關文獻充斥著不一致和不明確的定義,他們不僅研究實證證據,而且深入探討潛在的概念問題。然而,這份報告並不涉及道德或政策問題:他們的重點是科學證據 - 它應該顯示和不顯示甚麼內容:「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共享框架,用於政治、專業和科學交流,減輕痛苦和促進人類健康繁榮。」
原文報告可參閲:Lawrence S. Mayer and Paul R. McHugh, 「Executive Summary,「 Sexuality and Gender: Findings from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New Atlantis, Number 50, Fall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