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如何出中国?最近一期《华传》发表数篇文章,多位资深宣教士集思广益为此出谋划策。何俊明牧师依据他多年中国宣教的观察和体会总结出"福音出中国"的三大挑战,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何牧师目前担任神州华传国际副总主任、宣教工场督导,对"福音出中国"寄予厚望。他表示,虽然中国教会已有走出去的宣教士,但出去不久就铩羽而归的个案并非罕见。
在他看来,"福音出中国"的愿景若要实现,就必须突破三大挑战:宣教思维、单元文化以及宣教经验。希望借此引起更多交流与回应,为中国的宣教大业作出贡献。
宣教思维的突破
何俊明牧师首先指出中国教会在差传观念仍存误区,需要在宣教思维上有所突破。他举例说,"布道"、"植堂"、及"宣教"被不少中国教会看作是同一件事。
但何牧师澄清,虽然宣教与布道及植堂有相当密切的关系,都是领人归主,但他们仍有很多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地域的概念。
他指出,布道可以在传福音者(传者) 的本区、传者本国的其他地区、甚至在国外开展;但宣教要求传者一定在母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倘若这个观念混淆,中国宣教士很难跨出国土。
此外,中国教会深受福音必须"传回耶路撒冷"的思想影响,误以为把福音传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就万事大吉,结果忽视了要把福音传给万族万民的使命。
他认为,"福音出中国"应包括到世界各地向回教徒、犹太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无神论者等群体传福音,造就他们成为耶稣的门徒,才符合与"使万民作主的门徒"的大使命。
单元文化的突破
其次,如何突破异文化挑战是摆在中国宣教士的另一难题。因为宣教行动是宣教士从自身文化进入异文化的群体中服事,再加上基督教世界观与非基督教世界观交锋,免不了产生摩擦。
因此,在何牧师看来,合格宣教士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学会进入宣教对象的语言、文化及思维,才有望将福音传出,并让对方从他的世界观中渐渐理解这福音的内容,进而接受福音。
他认为这也是中国宣教士必须经过的阶段,但绝大多数中国人从小就生活在单一的汉文化环境,国际视野相对薄弱,若要成为称职的跨文化宣教士,就必须突破自身的单元文化限制。
何牧师表示,只要在主观上努力摆脱单元文化的背景,愿意成为双文化人,那么中国宣教士就能突破语言及文化的隔阂,成为优秀的跨文化宣教士。
另外,随著中国的崛起,全球愿意学习中文人愈来愈多。对于从中国出来到国外宣教的宣教士来说,教外国人学中文是一个接触当地人且可传福音的良好平台。因此,他认为,即使宣教士没学好当地语言,也可使用中文作为传福音及教导中文圣经来开展事工。
"总而言之,福音要出中国,宣教士的单元汉文化必须突破,接纳有文化差异的事实,改为以宣教对象的语言、文化、思维来理解他们。"他说。
宣教经验的突破
再次,中国教会若要负起甄选宣教士、培训宣教人力、督导工场发展、和关顾宣教士等责任,就必须在宣教经验上有所突破。
为此,何牧师建议中国教会的领袖们愿意暂时搁下手上繁忙的牧养事工,打破"门户成见",一起向国外有经验的宣教同工学习,改善缺少宣教经验的缺点,或许产生合乎中国特色的宣教训练机制。
最后,何牧师愿神赐福中国教会,让"福音出中国"不只是一个口号或理想而已,而是一件可实行出来的事。
若了解更多详情,可进入华传官网。
"福音出中国"任重道远 三大挑战待突破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