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国牧师:唯有祷告才能带权柄宣教(上)

洛杉矶"2009年宣教祈祷特会"系列报导

"大会不只是讲宣教,更重要是强调以祷告来推动宣教。"这是上周四在洛杉矶举行的"2009年宣教祈祷特会"的主题之一。大会邀请了华传现任总主任、对华人宣教有深入研究的林安国牧师担任讲员。林牧师从圣经出发强调了祷告与宣教的重要关系,他说:宣教是使命,祷告是权柄,唯有祷告带有权柄宣教。

要作比这更大的事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约14:12

林安国牧师开篇就讲到,主在约14:12里面给我们很"压抑"的信息,那就是"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如果主说"我所做的事你们也要做",倒是合理,因为我们是他的门徒,但是说"你们要做比这(我)更大的事。"我们是谁啊?怎可能做更大的事?何为更大的事?

耶稣在他的三年半公生涯中从未离开过巴勒斯坦,但却告诉门徒说你们要"使万民作我的门徒"、"传福音到地极"。并且说"你们若爱我,就遵守我的命令",这命令即为宣教,要是爱主就要采取宣教的行动,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更大的事。

宣教是使命,祷告是特权

主交托给门徒传福音到地极的使命,但如今世界仍约有70%的人没有听信福音,我们怎能完成主交托的使命,比耶稣做更大的事呢?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3-14。

林牧师讲秘诀就在此,主说奉主的名祷告,这样就能做比他更大的事,并且我们若按照神的心意(神的心意就是宣教)来祷告,父就无不成就,我们所求的就无不得著!

初期教会就是这样做的。主在使徒行传中对门徒的嘱咐是"直到地极做我的见证",但是他是否要求门徒赶快去宣教?不,不是马上去传教,而是等候,回到耶路撒冷等候主所应许的圣灵来到门徒当中,于是他们120人在马可楼同心合意的祷告,如此才开始了宣教。之后的五旬节圣灵降临、教会建立、3000人归主、这一切都源于同心合意的祷告。

同样,耶稣在马太福音9章最后嘱咐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10章开头他差派12门徒去传教。

耶稣强调要传道,也强调要求庄稼的主,如此祷告和宣教就如两个翅膀,没有祷告就没有宣教,宣教是主赐我们的使命,而祷告却是主给我们的特权。

唯有祷告才能带权柄宣教

耶稣在马太福音10章里差遣门徒往以色列百姓家去时,还强调宣教要带著权柄。如果只有宣教,没有权柄,就不能宣教。

林安国牧师指出,我们在一个地方宣教、行主的道,不祷告的话,也会有点果效,那是撒旦牺牲几个灵魂丢给你,给你的诡计,因而释放了两三个人,让人满足。其实上帝说"我要给你一个国家",但是我们所要的极少,我们要祷告,如门徒祷告,地就震动,使整个耶路撒冷的人都骚动,倘使我们祷告到地大震动,那样灵魂能不归向耶稣吗?人心岂能不转回?

追溯宣教的起头,不能不提到安提阿教会。他们怎么能把保罗和巴拿巴差派出去的?他们聚到一起做什么?就是禁食祷告,祷告使圣灵兴起而做工。今天圣灵同样能在我们教会里面兴起差派的工作。林安国指出我们为宣教发展而禁食祷告是非常美好的,这不是向上帝求 劳,或是跟上帝交换利益,而是表达我们的恳切,我们已经到一个没有时间想吃饭的程度,没时间想吃什么的程度,如此宣教就会有好的起头了。

而且,耶稣自己也为我们立下了祷告的典范。他常常独自去山上、旷野祷告。因为耶稣忙的没时间吃饭,甚至有兄弟说他疯了,但是他却不是忙到连祷告的时间都没有,相反,耶稣基督越忙越去祷告。没祷告他就不能做工,即使是上帝的儿子来到地上也都如此的祷告祈求,因此他才能不断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

待续

相关文章:
"2009年宣教祈祷特会"周四洛城举行 多个福音机构参与(2009.03.11)
"2009年宣教祈祷特会"洛城圆满举行(2009.03.17)

  •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简称AB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运动、冥想或与朋友相处,阅读圣经在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关怀方式。

  • 美国教会借匹克球运动拓展社区与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如今约有近2000万人参与。而如今,教会也开始利用这项热门运动建立社区关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荣牧师发文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安息主怀,享年86岁

    "如果你还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识到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满载讲道与写作的属灵遗产。"印尼布道家、STEMI国际事工创办人唐崇荣牧师说。

  • 专访华人护教学者骆德恩博士 为辩明真理寻索"不信的理由"

    华人护教学学者骆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书《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谨严的学术思维、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多年来刨根究问的难题逐一解答。《基督日报〉访谈骆博士, 对他为何投身护教学、护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护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约翰·派博:关于全球宣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9·11"事件之后,这个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国人并非等同于基督徒。我们"首先不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俄罗斯人,或尼日利亚人。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楼顶上,对所有民族主义倾向者大喊:『在每个国家里,我们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国,我也是一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