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教授是分析不同事件背後各方利益的專家,他除了對金融投資很有心得,亦發掘了「另類快樂投資」。
「您要好好照顧翰翰,世界上仍有很多貧窮孩子沒有食物吃、沒有書讀、希望您都可以幫助這些孩子。」源於多年前患病妻子臨終的託付,育有一子翰翰的蘇教授遂於2002年開始透過宣明會助養孩子,並從中發現一種「另類快樂投資」──「幫助貧窮孩子,可以令世界減少悲劇,更能滿足自己的心靈,又可以教育下一代」。而眼見全球仍有9億2500萬人挨餓,今年,蘇教授將於4月17日首次參與「饑饉一」,並捐錢支持宣明會的糧食保障項目,幫助貧困國家飢餓孩子獲得温飽。同時,他亦鼓勵就讀小六的兒子翰翰「饑饉一
」,與囝囝齊齊繼續這項「另類快樂投資」,感受助人帶來無價的「心靈快樂回報」。
「香港人營養很好,未必需要經常每日吃三,若我們能夠間中少吃『高碳
』,即肉類食物,或吃得清淡一點,既可以支持『饑饉一
」,幫助飢餓孩子,又可以減少對地球的污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計算表明,生產1千克牛肉相當於排放36.4千克二氧化碳,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學肥料相當於釋放340克的二氧化硫和59克的磷酸鹽,耗費1.69億焦耳的能量,足以點亮1個100瓦的燈泡20天。」蘇教授娓娓道來。
問到小時後是否曾經挨餓?「我兒時的家境跟大部分人一樣,比較貧窮,雖未至於像貧窮國家的小孩沒有食物吃,但我們一家吃的都是比較清淡。記得當時我經常到鄰居家『痴』,我不會吃人家的餸,只會以菜汁撈飯吃,因為不是太好意思呢! 我也曾經到過大排檔洗碗,以賺取生活費。這些情況相比貧窮國家的小孩還好得多呢!貧窮小孩往往因缺乏食物而患上嚴重營養不良,甚至因而感染疾病而失去生命,他們確實很需要我們的幫助,希望大家都可以支持『饑饉一
』,並捐助飢餓孩子得温飽。」
連同囝囝翰翰,蘇教授可以説是「五子之父」,他的助養囝囡分別住在中國廣西、寧夏、斯里蘭卡及非洲莫桑比克。「每年看到助養孩子的年度報告,看到他們有書讀,漸漸長大,而其社區醫療衞生及農耕技術等都得到改善,實在令我感到很開心及欣慰,幫助人而獲得的心靈快樂實在是很值得呢!我有時都會跟翰翰分享助養孩子寄來的賀卡、信件及相片,希望自小培養翰翰的助人精神。助養孩子除了獲得心靈快樂外,我也很認同『助養兒童計劃』的理念,只有把資源投放在發展中國家的社區建設及人才培訓上,才能長遠改善貧困孩子的社區環境,讓他們脱貧自立。」
無論你今年有否參加任何饑饉活動,也誠邀你在4月17日少吃一或清淡一
,響應「饑饉三十」營內英雄,全城饑饉全城愛!透過小小的體驗,幫助更多飢餓孩子。毋須報名,參加簡便:
日期:4月17日(星期日)或4月任何一日
幫助對象:全球逾9億飽受飢餓的人
參加形式:少吃一或清淡一
,將省下來的捐款支持宣明會的糧食保障及發展項目
捐款方法:到全港任何7-eleven 以現金捐款,每次最低捐款額HK$100於4月9日至30日在指定JUSCO(康怡店、荃灣店、黃埔店、屯門店、九龍灣店、觀塘店、藍田店、翔龍灣店、禾輋店及將軍澳廣場店)的宣明會籌款箱以現金捐款
網上捐款www.worldvision.hk
「饑饉一」或助養兒童查詢:宣明會熱線23942394 瀏覽www.worldvision.hk
【本文由香港宣明會供稿】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