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祥牧師:侵略戰爭是受物質主義驅使

歸正教會亞太裔教會聯盟主席張景祥牧師近日撰文談物質主義的源頭和本質時指出,侵略戰爭是受物質主義驅使而發動。人類唯有斬斷對物質毫無止境的追求,回到自身心靈的關注才有希望。

説到物質主義的本質,張牧師直指其是魔鬼的的著作,也是罪的工具。在他看來,物質主義的產生最初開始只是由於人類的本能「想得到更多」,但魔鬼卻利用物質主義讓人總不知足,萌發永無止盡的貪欲。

他又進一步指出,當貪得無厭時,人類的「掠奪性」就被挑旺起來了,就是想把许多東西據為己有。有能力的人就用自己的才能賺錢;或利用權利可以得著想要得著的東西。

當無錢也無權時,受貪欲驅使的人用搶奪的方式滿足慾望。一個人有攻擊行為的衝動之前,若還有道德觀、倫理性,可能還會有點收斂;但是若沒有人看見,就可能做下去了!

若以一個國家或民族而言,集體犯罪時,就是發動戰爭了!以軍力去搶奪別國、別民族的物資、人力,或是奴役別族的人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張牧師認為歷史上大部份的爭戰都是如此,尤其是德日意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分析道,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是一個窮國,國力還不如朝鮮和清政府。

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軍力加強了,企圖靠戰勝把整個亞洲甚至世界都侵吞下來。結果造成生靈塗炭,人類浩劫。

另外,張牧師又指出物質主義瞧不起肉眼看不見的屬靈之事,把人的動物性發揮到淋漓盡致;最糟糕的是,物質主義貶低人性的美善,抹殺人裏面上帝的形象,讓人順著動物性,恨不得讓人「變成動物!」

因此,物質主義是來自魔鬼的,更是抵擋上帝的;值得教會、基督徒警惕。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